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18年法商翻译工作坊暨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活动”

时间:2018-07-02浏览:1018

     (通讯员 高晟)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更高要求,为适应新时代新挑战和新要求,探索高层次、应用型和职业化的涉外法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在学校2018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费支持下,外国语学院于2018614日至21日举办了“2018年法商翻译工作坊暨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活动”。

本次活动外国语学院共邀请了国(境)内外6位在法律翻译和商务翻译理论界和实务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他们先后围绕行业标准、语言服务、翻译技巧和人才培养等主题为青年教师和翻译硕士研究生举办了10场学术讲座和集中授课活动。

欧洲法律翻译协会主席Liese Katschinka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欧盟国家法律口笔译概况,探讨了法律口译国际标准草案的细则及其主要特点,强调了法律笔译译员和口译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


(图为欧洲法律翻译协会主席Liese Katschinka教授在讲学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萨尔瓦多大学的英文教授Veronica Perez Guarnieri阐述了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指出该标准可以作为提高对翻译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主要工具,并详细介绍了阿根廷是如何将国际口笔译标准一步一步内化成其国家口笔译标准的;此外,她还重点探讨了应该如何通过成立受法律认可的行业协会来加强法律翻译工作者的专业性。


(图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萨尔瓦多大学教授Veronica Perez Guarnieri在讲学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克兴教授详细讲解了英文合同的写作风格,并解析了自己所总结的“法律翻译六原则”,即:准确性及精确性、一致性和统一性、清晰及简练、专业化、语言规范化、集体作业/回译。


(图为香港理工大学李克兴教授在讲学)


来自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立非教授则带来了题为“全球语言服务产业发展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讲座。王教授分析了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所面临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合格的国际投资管理人和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短缺等问题,进而指出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增设语言服务方向,做到产教融合育人,同时还要加大师资转型升级,加强翻译产业研究。


(图为对外经贸大学的王立非教授在讲学)


来自天津商业大学的葛亚军教授介绍了新时代法律翻译的国内外需求和职业选择,并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打好专业基本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与业务技能,还要精通法律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此外,他还以《国防交通法》和 《天仲仲裁规则》的英译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采用较好的翻译策略解决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问题。


(图为天津商业大学葛亚军教授在讲学)


武汉海事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侯伟法官也谈到了在全球化时代培养一流的法商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并具体剖析了打造国际法律翻译人才的核心要素。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一定要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知识结构完善,并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图为武汉海事法院的侯伟法官在讲学


(图为认真听讲座的师生)


(图为讲座现场进行口译实践的同学们)


这次为期一周的法商翻译工作坊活动深受师生的好评,他们纷纷认为这些讲座主题明确、内涵丰富、观点深刻、讲解生动,令人回味无穷。此次活动是外语学院探讨高端法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举措,活动的组织有效地帮助翻译硕士研究生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知识储备、树立了职业理想、明晰了职业方向与规划。今后学院将充分利用我校“双一流”优势学科的优势,努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法商翻译人才,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日益增长的语言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