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文澜新闻网,记者 安彩梅 彭飘 程佳欢)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推动我校一流人文社科类大学建设,我校科研部开展了青年教师“十大科研新星”评选活动,法学院张红教授在众多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的科研新星之一。是怎样的学术品质让张博士获此称号?他有着怎样的学生时代?站在讲台上的张教授又是怎样一名教师?
蓄水池——学生时代
张红教授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在我校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成功考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10年受国家公派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攻读民法学并最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张红老师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回忆说,自己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平日里几乎没有参加什么社团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过着上上课、看看书的平淡生活,寒暑假的时间则用到了课外的学习实践上。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张老师就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在法院实习,在深圳和武汉做律师助理,此外,张老师当时还自己单独代理一些案件。回首当年,张老师说这些都是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而学生时代,也正是因为有几位好老师的关心爱护支持,才使自己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提起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张红博士满怀感激之情。
本科授课的朱广新老师给他传授了基本的民法概念原理,并向他引荐了王泽鉴老师的系列大作。徐涤宇老师则是他的学术启蒙老师,是第一位指出张红老师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人,徐老师用他持续的行动证明了其对张老师最初的鼓励和引导。
硕导陈小君老师一直要求张红老师打好基本功、专注于学术研究,去做一名好学者、好老师,不要有后顾之忧。从陈老师身上学到的专注精神让张老师日后十分受益。
博导龙卫球老师使他彻底打消了从事学术研究之外的念头,他传授给张红老师整理文献的功夫,并向张老师指出,法学研究要注重历史分析,同时又向张红老师推荐了分析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他的学术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龙卫球老师的《民法总论》让张红老师学习到了一种“厚实”的研究态度;王泽鉴老师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在方法上对他影响至深;冯·巴尔老师的欧洲比较法研究“五部曲”则让他学习到了如何在纷繁芜杂的比较法中寻找到自己的立场和归宿。
学生时代的经历与老师们的指导,使张红博士最终坚定地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厚积薄发——法学研究
学生时代积累的法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让近年来张博士的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作为今年的科研新星,张老师可以说当之无愧:截至2010年4月,他已经在《法律科学》、《法制日报》等多份期刊、报纸上发表了《事实陈述、意见表达与公益性言论保护》等十篇论文,参与著译《基本权利与私法》等七部教材,参与了人格权法研究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其研究涉及宪法、人格权法等多个领域。
最近,第五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评选结果公布,张红博士题目为“农地纠纷、村民自治与涉农信访——以对北京市涉农信访为调查依据”的论文荣获一等奖。同时,张老师还担任着湖北省民法研究会理事,《私法研究》(CSSCI来源集刊)责任编辑。
不仅自己喜欢并善于搞研究,作为我校民商法典研究所所长,张老师还主持了多期我校的品牌法学论坛之一的中国民商法高峰论坛,徐国栋、陈景良、麻昌华等教授都曾在这个平台上讨论法学。对于这个论坛,张老师认为,它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汇聚大家的力量来推动法制建设,而且也是激励老师的一种途径。
学习研究法学这么久,张老师慢慢领悟到了学习法学的人所特有的气质。他指出,学法的人有三种意识:权利意识,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平等意识,生活中不喜欢别人凌驾于自己之上;规则意识,做事都懂得讲究一定的规则。
愿如甘霖——法学教师
在开始采访之前,记者注意到有学生来找老师问问题。张红老师告诉我们他这学期并没有代课,但是同学们还是很喜欢来找他,他经常找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们做,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他们。他以前在课堂上也非常重视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他认为,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
对于很多同学因为就业难而不看好法学专业的现象,张红老师表示,就业的难易主要还是个人能力的原因。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和一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断定谁会更有前途,真正能使他们走得更远的是他们自身的实力。同时,张红老师还给同学们指出了一些问题,导致就业难主要是现在的扩招和学生们的就业思维出了问题,学生们自己能改变的,是他们太追求公务员就业的单一思维。
关于大学生的“翘课”现象,张红老师表示,“翘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学习态度,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翘课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老师讲的不好,要么是学生的认识不够。有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学的和以后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相差很远,所以不愿听课。但是同学们还要意识到,在大学,主要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不能够太功利化,上课还是很重要的,在大学里不能浮躁,要能静下来,踏踏实实地学东西。”
当问到老师在科研、教学和各种社会任职工作中是否矛盾时,张老师表示自己还是把科研和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科研并不会耽误教学的时间,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是发动机和生产力,只有自己的科研搞好了,才能给把课讲得更好。”
对于想走上学术道路的年轻学生,张红老师建议,要能够苦练基本功,研究具体法制,寻找好老师,并谦卑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