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访学札记(一)——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基金资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8浏览次数:1474

 

【编前语】自2009年起,我校设立了博士生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为进一步规范此项目的管理,2012年,研究生院制定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管理》(试行)。目前,在此项目基金的支持下,我校共有30名左右的博士生前往美国、西班牙、德国等海外一流大学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短期访学计划,20多名博士赴国内一流大学开展短期“国内访学”。短期访学,能学到什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对该项目的关注度和感性认知,早做准备,研究生院特别邀请了部分访学归来的博士生与大家在《访学札记》栏目分享访学之旅的体验,成长和感悟。我们相信,联合培养项目将会是研究生砥砺学术志趣,开阔学术视野,树立学术自信的交流平台。

GuacamoleAsparagus,从01

                                                 ——联合培养教会我的那些课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美国波士顿大学联合培养回来,总会和这个高频率的提问不期而遇。这个提问背后,恐怕是许多关于睿智、励志或者百转千回美好故事的期待。我怕自己辜负了这个提问,总算是笑哈哈地说:“从01,新东方厨师班学成归来”。但认真想想,倒也觉得收获了许多。

第一课:买菜

第一次进Shaws超市买菜,满眼的单词让我看到了活页蔬菜瓜果识别手册。万能的手机在手,还怕买不回来菜吗?蔬菜货架扫过去的第一眼,AsparagusGuacamole映入眼帘,我立马在心里奖励自己俩大嘴巴子——叫你轻敌。是谁说胸怀3000单词走遍美国?这俩单词根本素未谋面!火速google,悉悉索索,搞清楚Guacamole原来是鳄梨酱。它的发音源于西班牙语,读作“瓜卡莫肋”。鳄梨是牛油果(Avocado)的别称,鳄梨酱则是颇受欢迎的传统墨西哥食物。不能以貌取酱,这种怪怪的、绿绿的酱其实很好吃,和薯片、墨西哥玉米卷Tortilla在一起就是优雅的南美风味组合,也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而Asparagus就是传说中的芦笋,地球上减肥的妹子们都知道它。靠着入不敷出的英语单词和手舞足蹈的身体语言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奇怪地活下来也不无可能,可是要融入当地文化,“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却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词量?那还只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课:上课

由于是联合培养学生,我们不用参加课程的考试。尽管如此,我还是在L教授的建议下选修了几门课程。第一堂课上,10人左右的课堂,有来自香港的交换生、美国执业律师、法学院过来旁听的教授、欧洲过来的交换生、中美混血儿以及出生于加勒比海的印度裔学生,我还没在第一个shock中回过神来,第二个shock扑面而来:忽然之间,课堂成为辩论的海洋,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序地激烈地提问、回答、质疑、批判,热闹非凡。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吃的早餐都完全消化掉了——听力素材岂止应接不暇啊!课后,我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跟老师约好的Office HourOffice Hour是任课老师必须安排的、每周为学生答疑的时间)进一步讨论,老师告诉我的第一句话就是:No question is stupid。这句简短的话极大地鼓舞了我这个外国学生,也影响了我后来的学习和生活。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假期,我每周都会按照约好的固定时间和L教授见面,将自己阅读以及每周的读书笔记跟L教授进行探讨。L教授曾就读于哈佛和牛津,他的学术范式延续了这两个学校的风格。在他的引导下,我开始真正领悟到西方学术中的批判思维以及不惧向大牛挑战的勇气。L教授在生活中对我照顾有加,但在学术标准上对我却要求严格、一视同仁,并不因为我是外国学生就区别对待。我很感激他给予我这种平等的尊重,在压力和努力中,我在英语学术口语和写作的进步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

第三课:Coffee break

语言是重要的工具,它是打开一个全新世界的钥匙。去美国之前,我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还是有一点自信,胆大敢说,万一不行关键时刻肢体语言也能比划,再不行就打算揉揉眼睛做个眼保健操,忽悠外国人这是中国功夫但不得不说,交流中不能熟练地用正常语速反应真心痛苦。有比这更痛苦的吗?有!发言中,发现自己毫无悬念多次成功卫冕“话语终结者”。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状况,我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开始组织自己周围有趣的、有学识的、有经历的、英语口语很棒的人进行coffee break,不论男女、长幼、职业和国籍,将自己扔进烟波浩渺的交际人海。波士顿最大的优势就是,各路优秀人才云集,毕竟哈佛、麻省理工坐落于此。事先约好之后,每周的coffee break我会安排1—1.5小时,大家各自买上一杯咖啡和一只甜点,就能点缀一份放松的下午茶时光。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来锻炼自己的听说表达(这些人讲话语速和雅思托福听力完全不是一回事!),二来多结交朋友也不是坏事。世界这么大,看看也无妨,而且也总能学习到有趣的东西,古典音乐,旅行见闻等等。每次交谈之中遇到的不懂的单词、专业术语、电影歌曲名字,或者就是一些零星的新鲜表达,我都请求对方拼写给我,然后回去之后立即google。回国的时候我已经记载了满满的两本。随手翻开,每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快乐的、和学习有关的回忆。It doesn’t hurt to learn, as always.慢慢地,我也可以和同学们肆无忌惮地开起美式玩笑。

第四课:这段人生旅程的意义

坐了有生以来最长时间的飞机,第一次来到北美洲。于我的年纪而言,这算不上新奇的经历,但是我却书写了人生中又一些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下厨,发现自己的厨艺尚且可以果腹。第一次代表室友们和自己跟房东argue,争取权利,不卑不亢,没有被欺负。第一次自己去Subway买快餐,墨西哥服务员姐姐语速太快陌生单词好多,我不断地重复pardon,面红耳赤羞赧不已;回家后把他们家菜单下载下来背了一遍,不再允许自己这么丢脸。第一次在冰天雪地的晚上,独自拎着四袋菜,书包里还扛着酱油、醋、老干妈什么的,步行回家。第一次在课程结束后当着全班人的面,做了半个小时的关于法国电影哲学的presentation,还回答同学们的后续提问;也许没那么精彩,但全程脱稿、完整匀速地讲出这些来,自己也被自己吓得不轻。第一次客串兼职导游,带领国内过去的游客游览哈佛和麻省理工,努力热情而紧张。第一次因为住房合同到期,暂时居无定所,每天背着牙刷和换洗衣服,满城奔波接受不同朋友的留宿。第一次被无缘无故取消掉航班,在凌晨两点还在跟航空公司据理力争。第一次在著名的波士顿美术馆(MFA)看到我狂热追捧的梵高真迹,默默地泪流满面。第一次参加毕业典礼,聆听了《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的女朋友Amy的扮演者的毕业致辞,和她仅一米之遥。

一年,在人生的大圈圈上,充其量不过一个肉眼难于辨识的小点,但这个点,兴许改变的就是整个轨迹。如果踮起脚尖去尝试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呼吸到的会是不一样的空气。接近生活,熟悉世界,培养的是对自己的欣赏而绝非轻视。生活,没有更好,没有更坏,只是更不一样。从前听《走路去纽约》,觉得纽约遥不可及。2014年,在帝国大厦的顶层,我看到雾气浓转淡,纽约建筑的屋顶在迷雾中像未来之城,虚幻而又真实,我觉得似乎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非要给这段旅程一个定义——Bob Dylan在《Blowing in the wind》里唱过“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如果没记错,他的回答是: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博士生个人介绍:游琴,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雨辰教授。20136月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国际化)”项目基金资助,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邮箱youqin201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