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调研谋发展 聚焦改革促提质 ——学校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调研工作

发布者:刘洁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刘洁 胡雅璇)为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大研学活动,深化调查研究实效,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本学期,学校全面启动了研究生教育改革调研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带领研究生院深入各一级博士学位点教学单位,并与研究生群体面对面交流,连续组织召开7场专题调研座谈会;研究生院组织对其他教学单位开展全面走访调研;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积极响应,在院内广泛开展调研座谈,全方位收集师生对培养方案修订等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将师生智慧融入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中。

本次调研工作以凝聚目标共识、破解突出问题、构建长效机制为目标,围绕2025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导师及学位相关制度改革等研究生教育关键问题,广泛征求师生意见与建议,掀起教育思想大讨论热潮,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锚定教育强国使命,构建 “大学习” 认知坐标

学校始终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作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抓手。覃红在多场调研中强调,要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提供的新机遇开展“大学习”。在统计与数学学院调研时,覃红指出,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学院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跨学科平台建设,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图1 理学学科调研专场)

刀刃向内精准把脉,开展 “大剖析” 改革攻坚

调研深入学院教学一线,目的在于对照发展目标查找差距与问题。在法学院、哲学院等多场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科存在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脱节、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性不明显等问题。会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优化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确保教学质量与深度;强化学位论文指导,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与创新成果;探索跨学科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图2 哲学学科调研专场)

(图3 法学学科调研专场)

开门问策集智聚力,深化 “大调研” 民主实践

调研工作特别召开了两场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博士生代表提出优化硕博连读培养流程、增设博士生工位等建议;硕士生代表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针对本次培养方案修订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集中课程安排时间,缩短授课周期跨度,满足研究生安排实习及就业的需求。学校积极回应学生诉求,系统梳理学生建言,充分吸纳相关意见,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图4 博士研究生座谈会)

(图5 硕士研究生座谈会)

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激发 “大动员” 内生动力

调研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改革的热情。在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调研中,师生围绕培养方案修订、学科交叉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等事项积极建言献策。研究生院在调研中介绍了学校2025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将重点围绕课程体系优化、学分总量控制、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展开,其中,在学分总量控制方面,精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总量,力争将学术性硕士总学分控制在30分以内,博士总学分控制在20分以内,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开展科研与实践工作。通过以上改革,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各学院分管领导、导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充分展开交流,为做好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群策群力。同时,学校将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起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图6 经济学学科调研专场)

(图7 管理学学科调研专场)

学校将以此次高质量大研学为重要契机,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更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未来,将持续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质量提升”全环节培养流程;以导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抓手,切实增强研究生指导效能;着力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拓展研究生培养平台,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