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彦教授:博学勤政 悟道明德的全国模范教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6-06浏览次数:1982

 

博学勤政 悟道明德——记全国模范教师杨云彦教授

来源:校报编辑部 编辑:viqiqi 2004-9-15 9:38:23

文澜新闻网915消息  从外表看,杨云彦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沿着他所走过的道路望去,却是一串闪光的足迹:25岁获得博士学位,32岁破格晋升教授,连续在《中国社会科学》这一最高权威刊物上发表3篇重要学术论文并被全文译载,有着广泛国际学术交流的飞行学者,先后担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校科研处长、国际交流处处长和学院院长等职┅┅院长教授社会活动人士等多重角色自如地切换中,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一心扑在教学、科研和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上,不知疲倦地耕耘和奉献着。他所取得的成就、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悟道明德不倦求索

悟道明德是杨云彦的座右铭。作为学者,他用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孜孜不倦地探索、领悟科学之;同时十分注重修做人之德,追求完美。他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盛顿大学及我校等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学习、工作,专业跨越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经济学,文理兼容,形成了大跨度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渊博的知识,为杨云彦教授的不断求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术研究上,他本着务实、求新和严谨的作风,追求原创和创新,形成了以规范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以国际化的视野和人文精神、以实证研究为对象的规范化、实证化与国际化研究风格。在80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关注我国的人口迁移问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当时基本上属于空白,既缺乏资料,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从人口普查的海量数据入手,发挥他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优势,通过大量烦琐的解码、汇总、分析工作,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成果开始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此后,他又参加了各次人口普查和全国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开发工作,正是在这踏实、繁杂的感性研究的基础上,他在人口迁移领域和人口普查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诸多原创性的杰出成果,奠定了在人口与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2002年,他以雄厚的实力中标获得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转移研究2003年,他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领衔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与应用研究。他提出的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分解与合成方法解决了人口预测模型中一个关键性的难题,被称为杨云彦标准模型;他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首次对迁移漏报问题进行了测算与分析;他提出的关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的边缘化理论,建立了分析我国近年来地区发展与就业变动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价值;他受福特基金公共政策项目资助,与著名经济学家蔡昉等合作完成了《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转型》项目研究。

多年来,由于杨云彦教授的孜孜以求,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研究成果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湖北省政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为人师表 勇于奉献

杨云彦教授出身于一个教师之家,他深爱人民教师这个职业。自198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在高校教学一线和科研前沿工作。他始终把教学和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计算机回复学生发来的大量邮件,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学院一位少数民族学生多次发来电子邮件,他每次都予以及时详细的回复,并抽空专门指导这位学生适应内地环境和大学生活,让这位学生感到十分温暖,激发了他的上进心,在校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位农村高中生遭受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杨云彦教授了解后,不仅及时回信鼓励,还委托朋友关心他,直到其顺利完成高考。

杨云彦教授在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开展学科创新、培育创新团队等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90年代后期研究生专业调整后,国家新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二级学科,他利用在国外开展学术研究的机会收集了大量资料,回国后组织了校内外一批知名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并主编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初步建立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该书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部著作,至今为止仍然被国内重点高校普遍用作研究生教材,对该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杨云彦教授注重培养学术团队,早在90年代初期,他作为中南财经大学中青年经济研究会的会长,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术活动,同时带领本单位的青年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合作项目等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形成了合作紧密、研究主题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为了尽力让学生们接触学科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动态,他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对学生,他既是学术上的老师,更是精神上的导师。他常诚恳地教导学生们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不怕吃亏,不要急功近利,不管外界因素如何变化,首先把自己的事情作好。只有忘记小我,才可能在学术上、在工作上做出成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更进一步领悟了做人的道理。

回报社会 尽心尽责

杨云彦教授认为,作为从事社会科学教育科研的高校教师,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实践,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先后担任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人大代表。他非常关注民生,反映群众的心声,同时注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配合武汉市整治麻木顽疾,他组织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开展了大量深入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形成了赊买合法车、取缔非法车、调整出租车起步价等三大建议,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将该建议提交给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后来这些建议都得到采纳,为武汉市成功解决困扰城区管理十余年的顽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去年暑假开始,他就开始为在今年召开的两会做准备:围绕中部地区发展和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课题开展调研,先后带领研究生和课题组人员到经济圈内主要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了大量的调研报告,其中关于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早日崛起的相关政策建议已经提交全国人大。

作为信息学院的现任院长,杨云彦教授锐意进取,深得好评。上任伊始即和班子成员综合分析了学院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入主流、办特色、上台阶,促进学科转型和学科交融。先后主持开展数学与经济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等论坛,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工作中,他处事唯公,务实求新,不争名利,每次单位推荐各类先进人物和特贴人员时,他都把机会留给老教师。在他的带动下,全院教工团结和睦、爱岗敬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院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