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才教授:潜心治学,诲人不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9-26浏览次数:1090

 

(稿件来源:文澜新闻网,记者畅雅莉 沈丰华)

胡德才,1962年生,湖北监利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主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要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戏剧艺术原理、中国现当代戏剧专题研究、影视传播专题研究等。

胡教授曾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作学术访问与交流。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多项。曾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4部。那么,是什么让胡教授取得了这样丰硕的成果呢?又是什么让胡教授潜心研究文学二十余年?记者通过接触,对有着诗人般的洒脱和学者般的严谨的胡教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学时代 恰同学少年

 1979年,胡教授同现在的所有高中毕业生一样,站在了大学的门口,他权衡再三,最后在华中师范学院和湖北财经学院中选择了前者,胡教授笑谈,当时对大学专业方面的咨询和信息不多,所以视野不如现在的学生开阔,加上自己高中时候对文学、历史方面的接触较多,所以放弃了财经院校而选择了华师,我当时对财经方面的专业不太了解,所以最终选择了华师的中文系,就连其他的志愿中也都填了中文系和历史系等文科专业。就这样,胡教授被华师的中文系录取,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谈到大学生活,胡教授对当时的校园学习氛围记忆颇深,他回忆说:进入到大学后就全身心的进入到了学习的状态中,因为当时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特别好。也就是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慢慢集中了他的兴趣,让他对现当代文学投入了更多,尤其是对鲁迅著作的阅读和研究,而正是这段学习为胡教授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恢复高考头几年的大学生活与现在很不一样,学生们少有就业的压力,所以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读书学习上,没有外界的干扰,也就安安稳稳的读了四年书。除了全身心的学习,胡教授的课余生活也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大学时代,研究小组、兴趣小组、内部文学杂志、墙报以及每周两场的电影都在胡教授记忆中珍藏。

胡教授从华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学任教,很快他便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更广博的学识,于是先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深造。

胡教授在复旦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一年中,与导师贾植芳和陈思和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胡教授说与导师的交流对自己的治学道路影响很大,他说:学习就应该找寻尽可能多的途径,接触不同的学校、不同风格的老师,这对后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而在南京求学的时段里胡教授亦得到了宝贵的东西,那时候,我一方面是教师,一方面又担任行政工作,工作之外的时间太少。胡教授坦言,自己选择在这个时侯深造是为了解脱,获得更多的时间来潜心去读书,而事实也正如胡教授所愿,在这段并不仅仅为文凭的学习时间里安安静静地在南京读了三年书。他在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董健教授也以敢说真话、抨击时弊的鲁迅精神深深影响了胡教授。除此之外,早在华中师大求学时期,从南京大学请来的76岁的戏剧学家陈瘦竹教授所讲的现代戏剧课程也让他受益匪浅,胡教授回忆说,老教授双目几近失明,但教学一丝不苟,且讲课内容条理清晰,引经据典,中西贯通,老教授深厚的学养和敬业的精神让胡德才教授至今难忘,正是如此,胡教授一直将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业,诲人不倦,未曾懈怠。

 

与时俱进厚积薄发

虽然身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院长,但在胡教授自己来看,他首先是一名教师,我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位,并努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在大学时代,胡教授读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书,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鲁迅对胡教授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他所遇到的导师们身上所有的鲁迅风骨更是升华了他对鲁迅精神的理解。精神、人格、思想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现代人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具备宽广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避免偏执一端。

作为大学教师,选择的是一条教书育人、读书治学的道路,虽然清苦,但也其乐无穷。其实,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关键是要有鲁迅先生所提倡的韧性精神。

胡教授坦言,自己是从比较特殊的时代过来的人,自身的兴趣很广泛,但是由于贫苦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这些兴趣没有得到发展。近些年来,因为研究兴趣的关系,看戏、看电影比较多,在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教学相长。如学生的作业、论文中涉及到一些新鲜事物,这时候,胡教授就一定会想法去了解学习,比如说最近一位研究生写了一篇关于2009年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论文,这就促使我马上去看这部电影,我也必须在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才能指导学生。

而针对现在学校学生之中弥漫的一股浮躁之气,作为院长的胡教授表示基本理解,毕竟现在的学生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背负的压力也比较大,不可能恢复到我们当年读大学的学习状态。但是胡教授也强调了大学生要潜心学好自己的专业,打好基本功,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做好积累,同时要卯足后劲,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示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大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现象,胡教授也列举了自己大学时代的人和事来表明观点,当时在大学就进行创作的人不在少数,最终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把全部时间拿来创作,导致荒废了学业也没有获得创作上的成就;第二种是在大学风光一时,可不注重文学积累,走入了江郎才尽的窘境;第三种则是在大学中因为爱好写过一些作品,但更多的是注重积累,最后成了知名的作家。胡教授说,所以,中文系的学生一定要注重积累,打好基本功,就业时以不变应万变,优势就自然显示出来了。

如果借用一首诗来形容胡教授过生活和做学问的态度,那就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胡教授说,这首诗让人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胡教授说:只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才能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发展势头良好

 胡院长介绍说,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9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它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1948年中原大学创建之初设立的新闻专业。学院院训是崇实求真、博文广艺,现设新闻传播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和艺术系,拥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涉法文学研究所、中日韩动漫研究中心和图书馆分馆及新闻广播电视实验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从近两年新专业的建设情况看,胡院长主要强调了汉语言文学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的开办是为把我校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而做的努力。借着2006年教育部教学评估的契机,针对教育部专家们提出的我校人文学科类专业缺失的反馈意见,同时也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参照了我校老教师的意见和愿望,我们将增加新专业的想法付诸于行动。胡院长十分注重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专业的设置以及学院的新发展。他还提到,我们学校中文专业和艺术专业的老师的知识学术积累也很丰厚,这也成为新专业设置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胡院长还专门列举了我校首任校长范文澜就是一位文史学家的事例。另外,学校领导的支持也是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专业设置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针对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专业发展情况,胡院长谈到,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设置了经济新闻和法制新闻两个特色方向,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课程外,还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分别开设经济类与法律类的专业课程,力求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熟悉经济、通晓法律的复合型、专业化高级新闻传播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了文化产业特色方向,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创意产业,正处在上升的发展期,包括传媒、出版、电影电视、广播、戏剧等13类发展方向,新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这些方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管理层。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了动漫方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会增设游戏方向,教学过程中注重并贯穿创意思维的教学。

胡院长表示,近两年,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很大。2007年,学院新闻广播电视实验中心被评为湖北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学院有4个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09年,又有1个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两年内有3项成果获湖北省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最近评出的200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胡德才教授负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名列其中。

关于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胡德才院长表示,将会整合全院的资源和力量,争取近期建成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扩大研究生的规模,再向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冲刺;同时,在中文、艺术学科,争取硕士点的申报。在部分特色优势学科领域走在同行的前列。胡院长说: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我们将会在学科建设上步上新的台阶,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明天会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