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访学札记(三)——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基金资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04浏览次数:1416

 

世界那么大, 值得你去看看

半年前,我很幸运地申请到学校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国际化)”项目资助,第一次迈出国门,踏上了赴德国慕尼黑马克思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以下简称“马普所”)的访学之旅,我依稀记得当时那激动、期待以及不舍的心情。时隔半年,安静的学习环境,美丽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我慢慢融入到德国的生活文化之中,收获颇多。

这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访学是一种短期国际交流式的培养模式。访学者可以利用国外研究机构的学术资源,与国际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同时感悟国外先进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人文风景。访学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半年到两年左右,但其可以开拓你在专业领域的国际视野,拓展访学者学术研究的国际平台,培养访学者研究问题的国际思维和国际视角。

    就申请访学经验而言,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是选择访学机构和获取邀请函两个环节。访学机构的选择应具较强的目的性,应是在对自身专业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搜索选择这个领域的权威学校和机构作为自己的访学对象。我的专业是知识产权法,在经过两年的博士学习后,我逐渐将自己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版权法,通过参加我校知识产权中心举办的学术会议的机会,认识和了解到了马普所这个世界领先的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并确定将其作为我的访学机构。

在确定访学单位后,我们需要获取该单位的访学邀请函。首先,国内导师的推荐信是你的敲门砖,是你获取国外导师的信任的第一步。其次,自荐信和研修计划是申请者的名片,因此,这两份材料需要精心准备。研修计划的选题可以是你的博士论文选题,也可以是你关注的热点,但内容一定要尽可能详实,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第三,了解访学机构的研究重点,如对马普所有兴趣,可以参考这个网址http://www.ip.mpg.de/en/pub/research_teaching/ip.cfm。马普所每年针对国际交流学者会提供奖学金资助,同时公布自己研究的方向,在你寻找选题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些研究方向,从而更容易得到国外导师的认可。

学术体验——自由学术研究环境

在马普所的半年学习中,带给我最大的学术体验是研究环境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马普所之所以成为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圣地,是因为其拥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所谓“自由”,是指在这里每一种研究方式都得到认可,每一个学术观点都被尊重,研究者可以在这里享受最大的研究自由。这种自由有强大的高科技信息查找系统和高效的服务系统支撑,也有宽容而和谐的学术氛围熏陶。马普所一切学术资源都为研究者敞开,尽可能为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其拥有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图书馆,包括纸质书籍以及电子数据库。作为一个研究者,在查找文献时,几乎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马普所的图书馆以国别为单位进行图书编号,编号方式清晰明了,方便研究者进行比较法的研究。同时,资料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最新的书籍和期刊都能在第一时间为研究者提供目录以及上架时间。

    马普所每位研究者,无论是教授还是普通研究员,或者像我们这样的临时访学者,都会无私分享自己的研究资源和研究机会。他们充分利用研究所的邮箱系统,将自己可能参加的国际会议、实习机会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会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个人名义召集小型的学术讨论,有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参加。

    在马普所,学术讨论会议是最常见的学术讨论模式,根据召开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定期小型讨论会,不定期的午餐会、下午茶会,大型的国际会议以及专业人士专题讲座。其中,颇具特色的是第二类:不定期的午餐会、下午茶会。它充分体现了马普研究环境的自由,不拘泥于某个特定形式,即便是在吃饭、喝咖啡的时间,同样可以讨论学术问题。往往这种轻松的环境更能激发讨论者的灵感。这样的讨论会同样会确立一个主题,通过邮件的方式通知研究者,有兴趣参加的研究者可以提前报名,并支付相应餐饮费用。会议同样分为两个部分,会议的主讲人多为高级研究员,他们会选择一到两个近期欧洲知识产权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阐述,分享其观点,然后接受聆听者的提问并解答。

    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为研究者解开了思想上的束缚,所有的研究者,无论什么身份都能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而马普所每年都会举行的秋季Party、圣诞Party、巴伐利亚早餐会以及春游活动,也为研究者们在紧张的研究压力下,提供了一个非学术交流的娱乐场合。

    当然,学术交流与讨论只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一个方面,研究本身是孤独的,大部分时间需要研究者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大量文献,所以自身的修炼对于研究本身更重要。但自身修炼的目的也是为了与人交流,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和检验。因此,自身修炼与交流相辅相成。访学的目的就在于此,既要学,也要访,通过“访”来促进“学”,通过“学”来强化“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受异国人文风情

除了学习和研究,访学另一优势在于:它让你有机会置身于全新的生活环境,感受不同的人文与风情。熟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来德国之前,我被德国认真而严谨的生活态度所吸引,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出现“德国发明”、“德国制造”等充满创意的生活小物件,人们对于德国货的品质更是赞赏有加。这一点使得我们这些在中国担心各种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的人,来到德国之后很少考虑蔬菜有没有被注释过量农药,牛奶里是否含有过量的三聚氰胺,因为我们信任这个国家的品质,就如好商品能创造好品牌一样,德国商品的优良品质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好的品牌。我一直想探寻为什么德国人可以将产品做得如此精细,德国人的认真与严谨源于哪里。很幸运,我在参观德意志博物馆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德意志博物馆绝对称得上是德国人的骄傲,这里真正能反应出德国人对自然科学热爱与钻研的精神。德意志博物馆是典型的科技类博物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航海,航空到航天,德国人为什么能发明出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最让我惊叹的是整个博物馆几乎一比一精确复制了整个地下矿场,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参观者了解完整的采矿过程。不仅如此,织布业、医药业、能源业等行业的主要发展内容都能全方位地呈现给参观者。该博物馆所涵盖内容之广、程度之细使得参观者需要花上一个星期才能真正看完。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我的访学之旅:世界那么大,值得你去看看!

博士生个人介绍:张颖,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12级知识产权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汉东教授。20146月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国际化)”项目基金资助,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访学,邮箱 222634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