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访学札记(六)——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基金资助

时间:2015-05-18浏览:1624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霸占”着教授的办公室,窗外明媚的阳光,湛蓝如洗的天空,悠悠漂浮的白云,美得令人窒息,一如我访学以来对这片热土的真切体悟。在到西班牙不久的时间,很多朋友常常关心的问:你在国外怎么样?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其实那时我也没有明确的感受,经过大半年的访学时光,现在我可以带着满满的感动和喜悦跟朋友们说:“真好!我来了西班牙。”

 

 

果断的决定和艰难的准备

博士考试成绩刚出来,老师就跟我谈了去西班牙访学的想法。我没有思考太久,就果断做出了这个影响我一生的决定。硕士毕业那个暑假,我在武汉参加了西班牙语学习班。虽然七、八月份武汉到处火辣辣的,但我决定了就要去努力:每天早起八点之前挤上公交,中午两点左右在公交里“蒸桑拿”回学校,从未迟到过。9月份博士入学后,虽然博士的课程比较多,但考虑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我还是抽空去北京塞万提斯学院补习了西班牙语。当周围的同学都在讨论发表了几篇论文时,我却还在在北京和武汉之间来回奔波,准备西班牙语阶段性课程考试。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用再多的时间学习西班牙语都不为过。因为语言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访学生活的品质和学习的效率!除了语言学习之外,我还阅读了一本西班牙历史书籍,简单了解了西班牙史,以利于开展我的访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此外,我也上网搜集了一些西班牙的风俗习惯,包括贴面礼,餐桌礼仪等,避免在与国外友人交往时尴尬和不得体的行为举止。尊重他人生活习俗和文化,也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我的大学

我的留学圣地—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科系最齐全的大学,也是西班牙最大的国立自治综合大学,综合实力在西班牙名列前茅。正式建校于 1499 年,但其源头可追追溯到 1293 年。学校位于首都马德里市,共有两个校区,20个学院,提供76个官方承认的学位。主要涵盖包括人文科学、自然和精密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四个领域的知识。学校图书馆也是西班牙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拥有200万本藏书,40000余册杂志。我所在的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广阔,到现在我都没有机会完整逛完整个校园。校园树木繁茂,环境幽静,建筑古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教授and朋友

到达马德里的第二天,在康普法学院的七楼,我第一次见到了尊敬的Reinoso教授。他西装笔挺,精神抖擞,笑容可掬,让我倍感亲切。简单聊了聊学习计划后,他将扉页上写有亲笔签名和寄语的两本书送给我,寄语大意是“希望你在西班牙有一段美好的学习和生活(时光)。”倍感温暖的文字,让我感到教授的周到和细心。

很快,我开始旁听教授的讲课。我们约好每天早晨855在教学楼前见面,先去楼下咖啡厅一起喝杯咖啡,然后一起去教室。听课的时候,教授邀请我坐在讲台老师的位置,教学过程中也不忘和我互动。下课后,教授会主动询问我能听懂多少,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对教授的帮助,我感怀于心,学习的时候更加用功。

去年十一月,我一个人去意大利参加学术会议,顺道要在威尼斯和米兰作短暂停留。教授得知后,皱起眉头很严肃地跟我说:“我必须要告诉你,你一个人去威尼斯和米兰我很担心。我认为你应该找个同伴儿,否则你一个人出行很不妥。我已经开始非常担心了!”那是教授第一次严肃甚至有点生气地跟我说话,那种慈父般的关爱让我差点落下泪来。后来为了让他放心,我请在米兰的同学陪同,他才同意我离开马德里。但他要求我把出行计划和落脚的酒店地址发给他,并再三嘱咐我“在意大利的每一天都要给我发一封邮件”。后来这也成为我每次离开西班牙去旅行,教授之间不成文的约定。他给予的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体贴,让我身处他乡却倍感温暖!

 

 

 

我的收获

一个文化迥异的国度,七个月的时间,让我收获到很多。初到西班牙那段时间,面对生活不习惯,交流障碍重重,学习进展缓慢(在国内一天可以看完两篇中文论文,但在这里我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才能看完一篇西班牙语论文;国内一两个星期可以看完一本专著,而在这里读完一本西语专业书籍,我可能要花一个多月)等问题,我烦躁过,也苦闷过,但是我告诉自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经过过渡期的磨练,我慢慢地习惯和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学习也赶上来了。现在,教授甚至给我提出更高的要求——用西班牙语写论文。每当我信心不足的时候,我都会回想起过去那段艰难的路,不都被我踩在脚下了吗?未来又有何惧!——在这里,我收获了心态和信心。

六小时时差的存在,让我和很多国内朋友减少了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竟让以前依赖性很强的我,学会了独立生活。记得第一次去宜家购物,我扛着三、四十公斤的东西在街上迷了路,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家;有一次学习回家太晚,昏黄的路灯下只剩下我拉长的影子,安静的街道只能听见我脚步的声音;在米兰旅行时,被几个意大利人敲诈钱财,也被我巧妙逃脱……这些在以前被看作的困难的事儿,如今我习以为常。——在这里,我收获了独立和坚强。

访学期间,除了听课看专著,我也经常参加学术讲座或会议。虽然大部分时候,我并不能完全听懂,特别是和意大教授交流的时候,我只能盯着书面材料看,但是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异国的良师益友。Antonio Palma(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教授),Iole Fargnoli(米兰大学,伯尔尼大学教授), Manuel(国立远程教育大学大学教授,第一任校长),Ana(国立远程教育大学教授),Lorna(康普顿斯大学罗马法老师),Lidia(康普顿斯大学罗马法系行政秘书),Stefania(意大博士)等等;此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也常和西班牙同龄人聚在一起聊天,了解西班牙的生活和文化,MinuPriscilaFernando等成了我非常好的朋友。这些老师和朋友,在我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主动伸来援手。——在这里,我收获了友谊。

在国内的时候,我只是停留在中文文献的搜集阅读、专业领域的探索求知。在这里,当在图书馆看到琳琅满目的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各种专业书籍,我才意识到一门学科的博大精深。而且,来西班牙后,接触的很多研究学者能灵活应用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交流、顺畅阅读相关文献,这些语言技能为他们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能够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并进行交流对话,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Reinoso教授已经会讲意大利语,但仍然在手机上下载学习软件,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意大利语学习和提高。所以,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想到此,我觉得唯有谦逊和努力,才能不至于与世界拉开太大距离。——在这里,我收获了视野。

有欢乐也有惆怅,有现实也有梦想,有平淡也有激情,这就是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或许也是人生的真谛!!

博士生个人介绍:曹益凤,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3级民商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小君教授。20146月受我校“博士生联合培养(国际化)”项目基金资助,赴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访学,邮箱335272968@qq.com.

【编后语】:博士生“联合培养”访学札记栏目就此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六位博士在学习之余对研究生院工作的支持!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对我校“博士生联合访学”项目的喜爱与感谢!我校设置此短期访学项目,初衷就是为了让博士生有机会走出校门,走出国门,了解世界范围内其他高校学术同行的研究状态,特别是看到国外博士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提出跨领域议题”的学术勇气,体验到在学术批判中身份平等的学术氛围。我们希望得到博士生们更多的关注和呼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有志于得到此项目资助的同学,早点关注国家留学基金委关于该项目的要求http://www.csc.edu.cn/Chuguo/d9faf6facfc84d1abe3d18b0cbb4ed40.shtml)和我校研究生院联合培养项目的通知,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