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与发展趋势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它以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活动对于所有人类的其他行为具有最终的组织效果,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哲学层面的方法、范式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哲学层面的方法起到整体性的指导作用,范式层面的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我校1948年建成时就设立政治研究室,后设立政治教研室、政治学系,先后有李光灿(后曾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俞林、林山、陶军、高原、杨宏禹、刁田丁等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现在已有相当规模。2005年,我校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招收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政治学学科形成了四个特色研究方向,即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国家安全与战略问题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边界与海洋问题研究。未来几年我们将按照“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将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一方面继续拓展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将对中西方政治思想最新发展动态的追踪研究作为重要的理论增长点;另一方面,注重对当代中国重大政治问题的现实研究,将国家安全与战略研究、生态政治研究、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注重对策研究和智库建设,争取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学位授予标准
1.基本知识及结构
(1)知识结构
①基础知识
政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一方面,对本学科发展史中的经典著作、主要流派要有所了解,对于政治学基础理论知识应有全面掌握。另一方面,必须充分了解政治学学科主要研究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②专业知识
政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为深厚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晓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熟悉本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对本学科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有所了解,并在导师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
(2)课程体系
①一级学科基础课:政治学研究方法
②学科基础课: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政治学专题研究
③各二级学科专业课及研究方向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发展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共党史专业:中共党史研究(一)、(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一)、(二);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研究;党的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研究;国共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
政治学理论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政治学基础(英文)、政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比较政治学、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政治发展专题研究。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政治学原理专题研究(英文)、政治社会学专题研究、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专题研究。
国际关系专业:专业文献选读(双语)、国际关系理论专题研究、冷战史、西方外交思想史、当代大国关系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国际安全研究(双语)、当代中国外交专题研究
国际政治专业:专业文献选读(双语)、国际关系理论专题研究、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当代美国外交专题研究、大国战略专题研究、亚太安全研究(双语)、欧盟研究(双语)、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
2.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需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经典著作和主要流派,知晓本学科最新学术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公共精神,具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具备跨文化研究能力。
(2)学术道德: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熟悉并自觉履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3.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在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文献查找工具和途径,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自觉将本学科理论运用于问题分析中,具有独立研究问题和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善于判断某个问题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借以寻找本学科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从研究过程发现问题,以弥补前人的缺陷、纠正前人的错误;对已有成果,既尊重,又勇于质疑,客观公正地看待已有成果的不足甚或错误。
(3)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善于综合和归纳,从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和概括简明的结论,并将之与政治学基本理论框架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研究方法,具有独立查询资料、独立调查、独立思考、并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的能力。
(4)学术创新能力:具备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研究和取得创新性学术成果的能力。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单位、独撰或署名第一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二作者的论文需导师为第一作者。
(5)学术交流能力:能熟练表达学术观点,对所在专业方向学术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精确的论证,并具备与学术界交流、沟通、辩论的能力。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国内或国际会议。
4.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最终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选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文献检索、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研究方案和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最终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具备本学科特点。
(2)文献综述要求:本专业硕士要求对论文选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收集和阅读,把握该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发现其中的研究规律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撰写开题报告和写作大纲。
(3)规范性要求:所有引用材料和证据,包括经作者概括和改写的间接引文,都必须标明出处;引文出处直接、可靠,引述准确、典型;直接引文不能长篇大段,除对古代文本作翻译、校勘和注释的论文外,直接引文一般不超过论文正文篇幅的10%;应避免没有评述和解释的引文;应用规范的汉语学术术语和风格撰写,重要的翻译概念要标明外文原文,不常见的自行翻译的外来术语要加以解释;论文结构完整,每部分有论点和论据,各部分有内在联系;参考文献应详尽、恰当,包括本论文引用、依据的文献和继续研究所需的文献;所列文献的观点或材料应当在论文中有所反应、与论文匹配;文献综述、观点评价客观公正;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使用中文规范汉字,但英文授课项目的外国留学生按培养方案需提交英文学位论文的除外;学位论文同时应有中英文摘要,准确反映论文的全部内容,并且突出论文的新成果、新见解,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
(4)成果创新性要求: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完整的、有详实内容和论证充分的学术论文;应反映本研究领域或方向的新成果,在选题、材料、论证和观点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5)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内容和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和学校相关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要求。
(6)工作时间要求: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五、六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核和导师组批准后,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学位论文提纲。论文提纲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撰写论文。论文初稿由导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硕士研究生根据意见修改定稿。硕士论文写作时间自确定选题后应不少于9个月。第五学期末所有学生参加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能进入机审、盲审和正式答辩环节。答辩通过后,必须按照答辩委员会要求再次修改论文以达到学位授予标准。
(7)字数要求: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
(8)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要求:凡申请学位的研究生,经审核具备申请答辩资格的,均需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我校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盲评前与答辩后两次论文检测。检测总文字复制比的合格标准为: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后,博士、硕士论文复制比均不得超过15%。详情可参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