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门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发布者:雷霆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159

第一部分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

专门史属于中国史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专业代码0602L3。由于我校渊源于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原局创办的中原大学,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任第一任校长,革命传统鲜明,史学色彩浓厚。尤其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有深厚的根基,产生过享誉学界的“三驾马车”(刘继增、毛磊、袁继成)。以此为基础,专门史专业得以奠基,并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发展,专门史学科形成了三大主流研究方向,即台湾史、海峡两岸关系史、区域社会史。未来几年,本学科将立足于鄂台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实际,立足于“一国两制”理论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方面整合队伍,凝聚力量,继续台湾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另一方面在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尤其注重在古今中外互动的视野下对“一国两制”进行理论和现实的新阐释,最终回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的问题。

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专门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有能力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同时,具备从事行政事务、文博、出版、新闻等行业所需的基本素养。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和课程体系

一、知识结构

专门史属于中国史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了解台湾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的基础上,明白“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必要性。它既有很强历史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因此,专门专业的硕士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又强烈的现实关怀。总体来说,其基础知识结构可分为三类:通用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1.通用工具性知识

通用工具性知识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计算机、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档案文献系统等基本知识。其中,外语能够达到基本交流的能力,能够在专业工具书的帮助下阅读一般历史文献和写作专业论文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初步进行专业服务,包括档案文献检索、专业制图制表、文字编辑、数据库应用等;根据专业需要,应了解数理统计原理掌握基本的统计技能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软件初步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档案文献系统从事相关研究和资料的处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史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大多来自于社会科学,同社会科学有着广泛交叉因此,专门史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应当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前沿史学理论和方法、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一般性了解

3.自然科学知识

专门史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天文、气象、地理地质、数学、生物、农林、医学、工业等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应当根据专业和方向需要,初步掌握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相关研究技能。

(二核心或者专业知识体系

专门史的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专门史文献资料相关的文本知识;二是专门史文献资料所包含的知识系统;三是专门史文献资料所揭示的理论知识。

1.专门史文献资料相关的文本知识主要指的是专门史史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可分为历史文献学和档案学其中既包括考古发掘的文物史料、碑刻、文书、历史文献等也包括历史档案、书札、日记、报刊、图片、影视录像等,还包括获取、考证与解读这些历史史料的基本方法。

2.专门史作为中国历史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文献资料所包含的知识系统必然与中国密切相关因此硕士生初步或者部分具备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并了解中国历史其他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

3.专门史文献资料所揭示的理论知识来自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其他分支学科。硕士生应基本熟悉研究方向通论性知识。

课程体系

1.公共必修课:

外语(学科英语),4学分;

政治理论课,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2.学科基础课、专业课:≥24学分。

专业课的设置应紧密结合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来设定。

3.公共选修课:≥5学分。

4.总学分:≥36学分。

本专业具体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信息详见附件1

本专业的专业文献主要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研究的国内外专业期刊以及有关台湾史、海峡两岸关系史、区域社会史方面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文献。

第三部分基本素质

学术素质

1.文化素质:具有较为广博人文素质、公共精神和现代意识

2.科学素质:具备较强的史料考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专业素质: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熟读本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著作及主要流派,知晓本学科最新学术发展动态,能够在古今中外互动的视野下形成问题意识,并展开研究工作。

学术道德

1.政治与思想素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学术道德素质: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抄袭为可耻行为。

 学术道德的规章制度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

第四部分学术能力及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熟练运用要求掌握的通用工具性知识,融会贯通专门史硕士生应当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初步掌握专门史的学科核心知识。了解中外专门史研究的历史和当代中国关于史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了解本学科中外文的基本文献。初步具备阅读和使用中外历史文献和档案的能力。及时翻阅专门史研究的中文期刊,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

2.科学研究能力

在专门史研究的某一领域能够提出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设计研究技术路线,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研究方法的能力。

3.实践能力

对已发表的专门史相关文献与档案资料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初步独立评价当代专门史研究的成果。

4.学术交流能力

初步具备书面、口头以及运用数字化媒体等视觉技术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具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介绍相关学术项目和成果的能力。至少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会议。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或其他外语。

5.其他能力

学术创新现在提出新问题、获得新史料、采用新方法、引用新理论、运用新技术和获得新认识等多方面,硕士研究生应当上述方面具备一定能力。

二、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选题应当符合专门史学科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选题有所创新,资料占有充分,结构严谨,内容详实,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独立收集资料,编辑资料,提炼观点,从事写作,独立创新的能力。

2.成果创新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以上论文公开发表。

3.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内容规范:学位论文一般由题目、论文资助声明、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科研成果等构成。论文内容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方法科学。杜绝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数据、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如学位论文检测有学术不端行为,将取消答辩资格。

文体规范:论文撰写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单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标注等相关国家标准,文字表达准确流畅、图表清晰规范,应体现出作者严谨的学风和科研写作能力。

印制规范:学位论文力求整洁、清晰、美观。论文封面应包括分类号、密级、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专业和研究方向名称、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日期等。同时,按照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相关规定,提交与印刷论文相同格式的电子版学位论文。

保密规范:涉及国家秘密的学位论文,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执行。

4、工作时间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迟应在第二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制定出完成学位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于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分别通过学位论文预开题开题。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初稿,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第六学期的五月中下旬进行论文答辩,至少提前一周将论文交答辩委员进行评阅,经过正式答辩后,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修改后才能提交。

5.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要求

检测总文字重复率不得超过15%。专家结合检测结果判定为有轻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对应于机检重复率15%左右),经过一周时间修改并经专家认定合格者,可以参加当年的盲评和论文答辩;判定为有重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对应于机检重复率30%以上者),不得参加当年的盲评和论文答辩,不受理其学位申请。

各部分字数以学校规定为准。


附件一

专门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

开课

学期

公共

必修课

人文英语(上)

2

34

2

1

人文英语(下)

2

34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4

4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7

4

2

公共必修课 小计

7

119


学科

基础课

历史学基础问题研究

3

51

4

1

专业课

历史学前沿问题专题

2

34

4

1

中国史史料学

2

34

4

2

文化人类学

2

34

4

2

台湾通史

3

51

4

2

海峡两岸关系史

2

34

4

2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专题

2

34

4

3

中国区域史研究

2

34

4

3

中(台)美日关系专题

2

34

4

3

台湾政治与文化研究

2

34

4

3

台湾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

34

4

4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小计

24

408


公共

选修课

从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

开课目录中选修5学分

5

85


课内学时、学分 合计

36

612


注:

①小语种(德语、法语、日语、俄语)单独开班。

②根据学校要求,非经、法、管类学科的研究生,必选一门《“三导”课程》(包括《经济学导论》、《法学导论》、《管理学导论》);经、法、管类研究生可以选修一门非本学科门类的导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