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发布者:雷霆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1584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与发展趋势

一、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历程

工商管理学科渊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中期以来,工商管理学科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形成蔚为壮观的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己经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概念,也不是一个理论学派的概念,而是一个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包含数十门已经形成、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体系分为四个子学科群,即:职能管理领域(包括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运作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基础性领域(包括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经济学)、综合性领域(即战略管理)和应用领域(包括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电子商务、医疗管理、国际工商管理、风险管理等)。

二、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对象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管理活动及决策的一般方法和普遍规律的科学。由于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微观经济组织,因此其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研究方法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以统计学、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为分析手段。具体而言,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法按照内部理性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从理论到理论方式、数理分析为核心的演绎方式、实证研究方式和实验研究方式。工商管理学科还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以企业的公司治理、生产运营、物流配送、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财务与会计、市场营销与品牌创建、管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与管理、战略管理、服务管理等职能管理为主要研究领域,探讨和研究企业内部产品与服务,涉及采购、生产、运营、投资、理财、营销、战略发展等管理决策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归纳和总结出旨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社会效益的管理原理、管理规律以及管理方法和技术。

三、工商管理学科发展趋势

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学科特点来看,工商管理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于:

第一,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与技术关键的发展变革将更加频繁,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理论与技术也必将随之不断发展与完善。随着工商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会形成适合我国管理实践的理论体系。

第二,随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工商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将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为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技术与思维范式,从而提升管理学研究的水平并有可能导致管理学理论的创新,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也可能引起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行为的深刻调整,从而为工商管理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第三,企业组织类型的复杂化和动态化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过程同时将催生一系列新的与管理相关的问题,这些新的管理现象与管理问题也将成为本学科新的研究对象,这些新的研究对象、管理现象和问题对公司管理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立足中国实践,提出合适中国本土的管理学理论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第四,工商管理学科体系自身的边缘渗透与分化。对管理实践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工商管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理论上讲,工商管理学的现有分支学科、边缘学科都有可能进一步分化,建立下一层次甚至更狭义层次的分支学科。工商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工商管理学分支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正在面临巨大的结构变革,管理工作将要解决许多全新的课题,如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的组织结构,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组织适应性的管理等,都将形成一些新兴的工商管理学分支。

第五,工商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工商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发展除了工商管理实践的创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推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融发展,其中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运用。而且,要继续促成工商管理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科学部类之间的交汇融合,积极创建工商管理伦理学、管理思维学等“缺位”学科。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工商管理学科培养的博士生是扎实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扎实、深厚和系统的管理学科理论基础,并了解国内外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范式和前沿研究动态;二是不仅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提炼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的学科研究和创新性研究;三是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能独立承担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促进管理学教育和实践的发展。

工商管理学博士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知识结构:

.掌握工商管理学各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前沿研究的动态和主要研究范式,包括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等,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发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某一或某些专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掌握所在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动态,深入理解与把握工商管理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能够结合管理实践提炼科学问题,并在该领域独立地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包括企业管理、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技术经济、旅游管理七大方向。各方向特色及主要核心课程分别如下。

企业管理方向是以企业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对企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的综合分析,研究企业运行规律和管理制度,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业部门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理论前沿、管理研究方法专题、现代管理学专题研究、组织理论专题研究。

营销管理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管理学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营销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对营销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同时拥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了解国际营销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掌握国际化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朝国际主流靠齐。主要核心课程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管理理论前沿、营销研究方法专题、营销前沿专题研究、企业战略管理专题研究。

会计学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与现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解决复杂会计问题,且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研究、会计专题研究等。

财务管理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与现代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解决复杂财务管理问题,且德才兼备的高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研究、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专题研究等。

审计学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与现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解决复杂审计问题,且德才兼备的高级审计专业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审计准则研究、审计专题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等

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技术经济管理是一门技术管理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学科。它以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层面涉及技术活动的管理和决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企业技术发展、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技术扩散的经济与管理问题,涉及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等层面的技术发展、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技术经济评价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等。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理论前沿、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运营管理、企业价值评估前沿、安全与环境管理前沿。

旅游管理方向。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管理学理论前沿、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旅游哲学、旅游管理学科研究前沿、旅游目的地规划创新研究等。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等基础理论,掌握统计学、运筹学和数理分析方法,如理论建模、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以及主要的应用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项目研究等,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数据库处理技术。

.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语撰写论文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前述基础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研究方法、专业文献和外语能力等各方面,均需满足学校对博士生中期考核的实质性要求。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1.崇尚科学,热爱学术研究,遵守学术道德。确立科学研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探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抱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学术态度,树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能够胸怀祖国、纵观全球、学贯中西、锐意进取,立志于传承和开拓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

   2.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研究视野、敏锐的科研思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研作风,能够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独立地提炼工商管理研究问题,并从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具有独立主持较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在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在某一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管理问题研究上做出某种独创性的贡献。

3.掌握本学科主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外语科研文献阅读能力,能进行国际间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学术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门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二)学术道德

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生必须落实并强化遵循学术道德的意识。博士生应当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修身正己,忠于真理、探求真知,潜心研究,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反对抄袭剽窃,反对一稿多投,反对弄虚作假,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三、获得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的提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作为一名博士生应具备以下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从多渠道获取工商管理学科热点问题及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获取途径主要为文献阅读及当前热点追踪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学术书籍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研究方法。在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大量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数据可直接从互联网获得,博士生应当掌握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规范路径和程序。

(二)学术鉴别能力

面对海量数据和学术文献,博士生应具备对当前热点和文献成果进行判断和甄选的能力,体现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前瞻性,这是创新性学术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学术研究是一个把学术思想实践化的创造过程,博士生必须对研究问题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充分判别该研究主题与实践的相关性和科研价值。为锻炼博士生学术鉴别能力,并鼓励博士生进行开创性、探索性学术研究,博士生需要强化文献导读,文献导读要结合学科前沿发展,突出原创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的把握。

(三)科学研究能力

为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博士生应具备如下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博士生应该能够提出富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对该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其应有的研究价值,从而设计解决该主题的时间和工作安排。

第二,研究设计、分析论证能力。明确研究主题后,博士生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设计适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或实证研究方法对该问题开展独立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对研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出猜想及做出研究假设,构建适当的研究模型,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确认研究价值。

第三,组织协调能力。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博士生应该具有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交流和合作。博士生应该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组织协调必要的人力、物力从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如与论文合作者的沟通与讨论、数据收集的安排、与外部数据供应方协商,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与成果。

(四)学术创新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在其所属专业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博士生应坚持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对现有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批判性的归纳总结,从而增强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获得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成果。

博士生可通过应用其掌握的研究方法对研究选题进行系统专业的分析,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现新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发现有价值的数据,掌握获取数据的新方法;建立新的模型或对经典模型进行扩展;对本学科的空白领域、交叉领域或特殊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

博士生应在各学位授予点认可的期刊目录中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专业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CSSCI期刊论文)。

(五)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表达和学术交流是博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之一。学术交流包括参加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与论文合作者或博士生所从事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和建议等。博士生应当积极投递学术论文至高水平国内、国际会议,也可以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并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教育资源,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至少有一次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会议的经历。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选题、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的要求

工商管理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完成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井经过导师或导师小组同意而确定选题。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注重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把论文选题与个人的研究兴趣或特长相结合。选择相交叉学科的研究问题,把论文选题与申请国家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或与导师主持研究的课题相结合。

博士生在系统阅读、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和研究本学科的难点、热点或空白点等前沿问题,预期可以形成创造性的成果。博士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该先收集大量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工商管理学科文献资料,通过广泛阅读相关国内外专业文献,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论文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及发展动态,并把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分类、汇总、分析和评价。

在选题和文献评析的基础上,提炼科学问题,形成具有个人学术思想和见解的研究框架,设计研究方案,具体包括:研究的主题和子题,研究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所需的数据和资料,研究所涉及的原理、概念、变量以及变量的度量、理论模型和检验模型、预期结果和研究的时间表(明确研究大纲、研究细纲、论文初稿、论文修改稿、预答辩、论文综稿、答辩等时间)等,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规范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应该是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学位论文必须研究主题明确,立意新颖、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资料数据翔实、充分且有效;研究方法规范且科学,分析有序,论证严密,观点明确,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文字流畅、格式规范,并能以一定篇幅,完整、系统、清晰地展现研究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并依次装订:封面与扉页(封面用中文,扉页用外文);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Abstract和Key words;目录(必要时,可加图目录或表目录);符号说明(必要时使用);导论(或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在读期间科研成果;附录(必要时使用);致谢(可选)。博士学位论文同时应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缩写,应准确反映论文的全部内容,并且突出论文的新成果、新见解。

论文题名应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可通过副标题进行补充、延伸或限定。题目中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外文标题应一致。即外文题目内容与中文题目在翻译的实质性内容上对应。

博士学位论文图表和公式必须标准且规范;各级各类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层级分明;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范编排;引用他人成果需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特别注明;排版必须整齐和规范。

学位论文的文字表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使用中文规范汉字(英文授课项目的外国留学生按培养方案需提交英文学位论文的除外)。交付打印的论文要求语句精炼通顺,层次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工整。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必须具有一发的创新性,包括原创性成果,改进或修正先前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成果,并且被国内或国外学术界所普遍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或弥补国内外工商管理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理论或现实意义,能够为本学科的学术积累贡献出有实质意义的知识增量。对本学科前沿领域研究,甚至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原理和理论、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是对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特定研究对象作有价值的探讨,从而拓宽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或者在本学科的某个领域提出能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思想、命题和观点,并在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论证和说明;或者创建一系列可以构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新学说理论体系的概念和范畴;或者引进或创立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为管理学方法论增添新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手段。

博士学位论文要体现创新,包括研究的问题新,资科和数据新,研究方法或手段新,研究成果具有新的理论贡献或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工作时间要求

脱产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3—6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4—8年,其中第一年必须在校脱产学习。

少数民族骨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学校正常分数线且脱产学习的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3—6年;其他无论脱产与否学制均为4年,学习年限4—8年。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一学期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于第三学期前根据情况变化作适当修订。学习与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方向、学习课程安排、读书计划(分国外文献部分与国内文献部分)、科学研究与写作计划、学术活动及调查研究安排,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应按照本全程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规定,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培养计划。具体培养计划应按学校要求交学校及学院存档。导师组协同指导教师分阶段检查具体培养计划落实情况。

(五)字数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10万字以上,论文摘要为3000字左右。

(六)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要求

提交答辩的博士论文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学术不端检测”及“双盲评审”。审查未通过者,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部分硕士学位的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1)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理论;(2)善于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展现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3)具有从事工商管理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

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结构如下:

.系统和深入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体系,并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商管理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某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把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熟练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或工具,包括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

具体而言,我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包括企业管理、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几大方向,各方向的特色及主要核心课程分别如下。

企业管理方向是以企业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对企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综合分析,研究企业运行规律和管理制度,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业部门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营销管理方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系统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对现实营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主要核心课程包括: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学专题、营销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营销前沿专题、战略管理。

会计学方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会计等相关专业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政府部门与大中型经济组织会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现代会计与审计基本理论、会计与财务前沿专题、国际会计准则研究、会计发展史、财会审研究方法等。

财务管理方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和银行等大中型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企业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分析与企业诊断、高级成本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企业理财工具运用、财会审研究方法等。

审计学方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审计等相关专业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政府部门与大中型经济组织审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审计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现代会计与审计基本理论、财会审研究方法、会计与审计前沿专题、审计准则研究、审计技术与舞弊审计研究、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等。

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以技术的研发、流通和应用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掌握一般行业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政策等领域的定量评价、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定量分析方法、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门知识。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特别是将理论、模型、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标准化管理、创新管理、运营分析。

旅游管理方向。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主要核心课程包括: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旅游经济计量分析、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度假胜地经营与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信息管理前沿等。

电子商务方向。培养在电子商务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学术功底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秀,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各行各业独立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科学研究、经营管理、项目规划、运营与系统开发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核心课程包括:网络经济研究方法、网络营销研究、供应链与电子物流管理、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商务决策的量化方法、商务信息技术研究等。

.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进行交流,并撰写规范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伦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掌握系统方法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对工商管理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拥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4)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5)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二)学术道德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硕士生应具备以下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能力

硕士生在从书本和课堂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通过文献阅读和当前热点追踪等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能快速获取知识,硕士生必须掌握获取外部知识的基本手段和技能,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库、校园网,有能力快速检索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善于自学、总结与归纳。

(二)科学研究能力

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表现在:具备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此,硕士生要掌握经济学及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运用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结合研究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经济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三)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是硕士生的重要学术能力体现,特别对专业型硕士更为如此。综合应用能力强调硕士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研究生教学中增加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实践教学、策划与应用等内容形式。硕士生应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经济管理问题与决策研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胜任本领域高层次经济分析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

(四)学术交流能力

硕士生应有机会参加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相关经济领域的研讨会,并能发表学术演讲,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规范性要求

工商管理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和规范的学术论文。硕士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研究生应在查阅、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并由指导教师和导师组共同审核,在导师组和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充分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导师组的集体作用。

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资料翔实、充分、可靠,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和论证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格式规范,结论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并依次装订:封面与扉页(封面用中文,扉页用外文);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Abstract和Key words;目录(必要时,可加图目录或表目录);符号说明(必要时使用);导论(或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可选);附录(必要时使用);致谢(可选)。

论文题名应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可通过副标题进行补充、延伸或限定。题目中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外文标题应一致。即外文题目内容与中文题目在翻译的实质性内容上对应。

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各类标题层级分明;正文必须文字表达流畅,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排版整齐规范;图表和公式标准;参考文献齐全并按标准编排;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学位论文的中文表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使用中文规范汉字(英文授课项目的外国留学生按培养方案需提交英文学位论文的除外)。交付打印的论文要求语句精炼通顺,层次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工整。

(二)质量要求

选题有一定的新意,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把握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前沿问题,或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提炼和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所使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系统、翔实、可靠,分析和研究逻辑清晰,研究方法规范且科学,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有序、论证严密、图表和数学公式标准、语言表达严谨、文笔流畅、格式规范,体系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研究方法学研究结论的有机统一,体现硕士生善于提炼科学的研究问题,具有文献总结评析,数据收集、计算和处理,研究方法运用,观点综合分析,以及结论严密论证的科研工作能力,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学位论文体现出硕士生在本学科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管理理论或实践的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工商管理学科或企业管理中的某一具体理论或实际问题,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工作时间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4年。

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学校正常分数线且脱产学习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2—4年。

学位论文写作工作必须按计划进行,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五、六学期进行。第四学期,研究生根据其研究方向,在导师(含合作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提出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完成期限与措施、主要参考文献等)并经研究生导师组审定、确认;论文开题要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核和导师组批准后,研究生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社会调查工作,并提出论文提纲。论文提纲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撰写论文。论文初稿由导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根据意见修改定稿。

(五)字数要求

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

(六)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要求

提交答辩的硕士论文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学术不端检测”及“双盲评审”。审查未通过者,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