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发布者:雷霆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901



一、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合格,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在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中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系统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工作,具有独立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我校的大环境,与经济、管理结合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发展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应用导向的综合性学科,其目标是处理海量和复杂信息,研究新的、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知识结构

本学科研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把握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外文写作能力;能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课程体系

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有:中级随机过程、算法分析与复杂度计算、高级人工智能、移动计算技术与无线网络、软件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现代数据库技术等。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素养

对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 具有较好的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有从事研究必备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治学严谨, 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技能。

2. 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遵纪守法, 尊重事实, 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等行为。

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 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研究所需知识, 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 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 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 科学研究能力

能够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并针对科学问题, 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 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辨, 利用基础理论、数据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推理, 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 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研究生期间至少公开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提交学术论文一篇或有专利、软件著作权亦或被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其他科研成果。

3. 实践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并进行实际调研, 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 能独立提出研究问题, 撰写研究报告, 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4. 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研究生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国内或国外学术会议。

5. 其他能力

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资料搜索和文献阅读, 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和听说能力。

五、毕业学分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24分,本专业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训练3学分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论文写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基本要求如下: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期末以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最迟必须于第四学期末前完成。并经同行专家答辩通过后,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每名硕士生应在选题后阅读不少于40篇中外文献。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四分之一以上;所阅读的中外文献名称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列于论文中。

2.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述评、立题依据(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和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论文正文(不包括附录和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2.5万字。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导师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3.论文要求。论文选题应在学术上或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工作量及研究深度应达到相应要求。论文必须满足学校规定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要求。

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有关事项和格式要求。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4.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申请提前答辩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必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其中至少1篇为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并且学位课成绩不得低于85分。

5.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6.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研究生在研期间不得出现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

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4)伪造注释;

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生发生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将依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处理,涉及法律问题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八、其它学习项目与安排

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在校硕士研究生中学术活动的要求为: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做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

实践训练环节,形式主要包含:

1、助教和助管实践:助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实验,以及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助管岗位由研究生处设立,研究生申请上岗。研究生的助教和助管实践工作量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研究生处联合认定。助教一学期以上,助管半年以上者计1个学分,助教和助管实践学分不累加。

2、社会实践: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个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3、专业实践: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累计达半年以上或到研究生创新基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达1个月,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认定,计1个学分。参加专业实践时间超过上述标准的按相应比例四舍五入取整计算学分。专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4、科技竞赛:完整的参加各种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科技竞赛者,由竞赛组织者出具相应的证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个学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可以计1个学分。学科竞赛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5、学术活动: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必修)。学术活动学分不累加。

九、需阅读的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 计算机学报

2. 软件学报

3. 电子学报

4. 计算机科学

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6. 计算机应用

7.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8. 计算机工程

9.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0.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1. 计算机应用研究

12. 通信学报

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4.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5.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16.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17. IEEE Transaction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8. 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

19. 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 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21. 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2. ACM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Systems

23. ACM Transaction on Database Systems

24.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25. 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

26.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