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家在战“疫”防控期间,应该看到了不同地方政府主官的视野、能力和担当,感受到了不同政策的力度、深度和温度,有没有一丝心动,从自身专业角度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呢?在此,研究生院卫瑾老师连线了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位教授,一位是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李小平教授,一位是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童德华教授、一位是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副教授曾婧婧副教授、现将采访内容通过微信推文推介,或许对大家有帮助。
【李小平】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彩虹学者、武汉市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科研成果获得过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
【童德华】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理事、湖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刑事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会。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专家顾问、湖北省政法委“第三方参与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专家库”专家、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法律顾问等。童德华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刑法和比较刑法学和刑法现代化研究,并开展监察刑事法治化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相关研究。迄今为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省人大立法项目1项。
【曾婧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学校“文澜青年学者”、硕士生导师。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公共政策咨询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公众与社区发展专家,湖北省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研究员,武汉临空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课题、科技部委托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湖北省社科、湖北省软科学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曾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经济学视角:秉经邦济世之情怀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延期开学,大家都并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最想对大家说的是同学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好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尽量宅在家里,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照顾好自己及家人,不给社会和国家添乱就是对国家做贡献。
当然作为研究生学子,在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我们要宅在家里努力学习和研究,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以做到“科研”抗疫和“科研”报国。我们可以围绕着疫情展开研究,真正将论文写在国家的大地上。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个是如何抗击疫情。第一,从历史经验的视角,比较分析世界各国是如何应对这些疫情,有哪些政策经验和教训?第二,制度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从疫情发生、蔓延、结束及疫后重振等整个全过程进行分析;有哪些制度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体制等制度还需要完善?第三,在抗击疫情中,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如何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治理水平等?第四,如何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科学模拟疫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束,并提出可行的政策策略?另一个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如何重振经济。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等等;尤其是哪些行业或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分析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它政策如何有助于重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至于如何具体地展开研究,我们还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在抗击疫情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方面从当前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统计数据和体制机制等实践中收集材料,发现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另一方面从相关文献、历史经验或理论中思考分析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等。比如:专著《The Pandemic Century One Hundred Years of Panic, Hysteria, and Hubris》和论文《跨世纪的贫困:霍乱的长期影响》:Ambrus, A., Field, E., & Gonzalez, R. (2020). Loss in the Time of Cholera: Long-run Impact of a Disease Epidemic on the Urban Landscap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0(2), 475-525等文献都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作为武汉市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平教授已就武汉市抗击疫情提出一些建议并被采纳;同时还鼓励经济学院老师积极围绕疫情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目前经济学院有三位老师已就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他们是1.高红贵教授:《从武汉SARI疫情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2.朱延福教授:《从武汉的SARI疫情看特大城市的产业组织》; 3.王爱君教授:《疾病,健康与经济》。
法学视角:持公平正义之理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童德华教授认为在疫情期间,导师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叮嘱研究生做好防护、确保身体健康,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了能够在战“疫”防控期间与研究生同行,避免大家产生封闭孤单的情绪,他身体力行,坚持每天打卡报平安,同时也要求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尽量每天打卡,勤于跟导师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做些与防疫有关的研究,担当起新时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在导师的带领下,适当转移注意力,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多做知识储备开展相关研究。
谈到如何从法学视角对当下疫情防控开展研究,童德华教授认为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疫情发生后,法学学生要运用法治思维,考虑哪些问题和法治有关,事实上问题真的很多,如传染病防治的立法完善、传染病防治中执法方法、传染病防治的司法理念与实践、传染病防治中司法机制的衔接等问题都值得广大研究生进行思考,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步,将问题和法学专业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关联进行深度思考。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思考,但我主张将写作作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断检讨或深化自己想法;我还希望学生注意学术规范化问题,在学习期间要用规范的专业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要主动积极与导师进行交流,最好是提前准备文字的计划或者写作的初稿,导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反馈意见,经过几个来回的讨论,学生一般都会受益匪浅。
第三步,研究要有长远考虑,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完善进行思考。将学术研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但实际问题不一定是实践问题,还包括理论问题,理论问题最终还是接受实践问题的检验。
谈到当代法学研究生的责任担当,童德华教授指出,柏拉图曾说过,正义就是各尽其职。不管是在校研究生、还是即将成为中南大研究生的新生们,现在的任务都是埋头读书,大写扎实的理论功底,今后才更有能力为社会的美好做贡献。在疫情特殊期间,要学习在武汉从事防疫的医护人员、防控人员和警察的不怕苦、不怕死的奉献精神,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看书学习,当国家和社会需要时,随时能拉得出去,顶得上去。要看到,春天来了,胜利就在眼前!
目前,童德华教授及其团队其他老师,带领着团队成员从法治视角对疫情防控的相关问题深入思考,已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平等适用刑法,提高疫情防控责任意识》一文发表在2020年2月19日的《检察日报》上,《<传染病防治法>中附属刑法规范的整合》一文被学校科研战“疫”系列征文收录。童德华教授说:“为了给广大学者和研究生搭建交流平台,我校准备择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防疫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欢迎广大研究生积极准备,撰文参会,参与交流讨论。”
管理学视角:观政府治理之效能
2020年1月31日(大年初七),曾婧婧副教授便决定组织她的研究生,成立新冠肺炎临时工作小组,从专业角度关注疫情,及时记录、分析各地政策,剖析地方政府行为,让学生从鲜活的案例中,提取专业知识,总结经验,提高分析能力。这一方面是给大家“找点事做”,隔离也要保持理性,不要“干着急”;另一方面,也是相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曾婧婧老师的指导,工作小组按照课题分工,开展研究。有些同学负责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以地市级政府为单位,收集从1月18日开始的疫情情况、各地出台的各种政策细则、相关新闻报道、各地热点话题等;有些同学负责定期以热点问题组织群内讨论,探讨的问题从公共卫生中的应急管理、政府公信力、城市治理,到危机过后可能的财政货币政策,国际形势等等。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很多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谈到武汉市的防疫对策时,童文思同学提到了三点,即“第一,相信民间力量,允许民间以团体为单位获得授权后在一定范围内自发调度;第二,慎言拐点,过度乐观的判断对于武汉内部无用,对于武汉外部民众有误导作用;第三,从全国范围内通过市场化方式招募医护人员,需要提前缔结良好的契约承诺和合同关系”。此外,对于智慧城市问题、危机事件中的信息披露与政府公信力问题、防疫物资如何有效筹集与调配问题、疫情过后的经济与生产问题、与疫情相配套的各类教育、财政政策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
谈到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曾婧婧副教授深有感触:“不少研究生一遇到文章中需采用实证方法时,总是抓耳挠腮不得要领,因此,为了给同学们送去实证研究方法的及时雨,在每周雷打不动的 seminar中,除了经典论文讲习之外,每一个学期都会从实证研究方法的第一章——一元回归开始,到反事实框架下的各种拟自然实验方法,再到空间计量、社会网络分析、机器学习,一一涉猎。”
谈到如何在每次的seminar中进行汇报,她建议同学们:“汇报时想清楚6个问题:1.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汇报时重点讲述.研究问题、目前研究有哪些gap、自己的Marginal contribution);2.识别策略是什么;3.数据如何清理;4.主回归和机制分析;5.对结果的解读;6.do file文档展示。”
曾婧婧副教授一直关注公众风险认知这一主题,并一直从事有关公众风险认知的国际合作。在疫情发生之初,她就联系了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袁萌博士,Brendon Swedlow教授,以及决策科学研究所(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的Brandon Johnson教授联合展开研究。研究主题为聚焦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化差异与公众风险认知。这一研究现在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展开,主要研究在聚焦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背景下,文化背景、情感认知、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等在公众风险认知中的作用。
【写在最后】
学习不止于学校和课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般教育着我们,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一批科学家已然成为我们的偶像;一个个90后、95后的医务人员、警察、记者、工程师、志愿者战“疫”在一线,国难当前他们独当一面,成为了最值得依靠的一群人,更成为了在校学子的榜样······亲爱的研究生朋友们,“保卫祖国”不是空喊口号,这份责任终将会落在每一位中国青年肩上,中南大学子理应责无旁贷,加油学习,争取做一名懂专业、有担当、够坚定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