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林教授:“治道”俨如是 “传道”俨如斯
来源:校报编辑部 编辑:周苏展 2006-7-20 10:45:16
“治道”俨如是 “传道”俨如斯
□刘知勇 方宇惟
流火的七月,走进许家林教授的书房,简约的布置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两个装满了专业书籍的大书柜占了两面墙壁,一张摆放着电脑的大书桌置于窗前,一张单人沙发、一个迷你小台几,就组成了许家林教授的精神王国,在他的精神王国里,有三件“自省之物”:一双草鞋,一张巴乔的张贴画,一张自己的大照片。
一双草鞋,不忘本色
“我是农民的儿子,小时候也穿过草鞋,这双草鞋放在这里,时刻警示着:我是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要不忘根本”。身为农民的儿子,许家林对生活的阐释是:艰苦朴素的农民本色,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对世事变幻的安定乐观之心。
这位保留着农民本色的大学教授,以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将“教师”这个职业演绎成教书责任、育人责任、学习责任、科研责任、服务责任和伦理责任六种责任。并将这六种责任贯穿于他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教书育人,是身为师者最基本的责任。在许家林的电脑里储存着多个不同层次、多种不同内容与不同时期版本的课件,详细保存着众多学生的作业和来信。许家林教书过程非常注重研究教学中的供需关系,在每门课初开课时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发问卷调查表,以摸清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期末又做一次问卷调查,通过学生的进步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找到需要改进的形式与内容。许家林比较注重课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性,善于钻研相关的电脑技术。尽管他的课件内容非常丰富,但他还是坚持每年都要更新,“要把最新的学术动态传给学生,站在理论的最前沿。”
在本科生《会计学原理》的课堂上,许家林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他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用图表来描述会计账户知识与逻辑关系,并将图表公开展览让学生自己评分,如今他的电脑里保存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得意之作。一看到那些充满想象力的作业,做人民教师的自豪感便充盈在他心底。为开好《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会计研究方法》两门硕士生课程,许家林坚持教学大纲必须一届一修订;教案必须一届一补充;多媒体课件必须一届一增补,授课必须力求生动高效。为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案内容的扩充,他平时广泛阅读专业资料,及时收集专业信息,审慎把握学术动态,注重将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在最快的时间里介绍给学生。为了教学方式的改进,每张幻灯片都精心设计,反复斟酌。
“他是一位谦虚而又务实的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的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尽管许教授在会计专业领域里的学术功底较深,当涉及非自己专业领域的某些知识他自己指导不了时,他不会敷衍,总是会请来专家讲授,自己会和学生一起全程听讲。”为讲好《会计研究方法》这门新课,他与学生一起系统聆听台湾学者授课,注重吸收他人的教学理念并溶入自己的教学实践。
许家林育人不仅仅在课堂上,课后也不忘给学生“上课”:在一年母亲节的第二天,许家林在课间放了一段自己精心制做的课件:“你留意过母亲鬓角新长的银丝了吗?你留意了母亲布满皱纹的手了吗?你留意了母亲渐渐弓起的背了吗?”, 然后,他问道:“谁昨天给母亲发了一份邮件,送了一件礼物,或打了一个电话的请举手!” 结果,有许多学生因自己的疏忽而内疚。
作为一名导师,学习和科研更是一项基本功。十多年来,许家林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三部,主(参)编并公开出版会计类论著及教材十八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十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已有十二项成果获得各种奖励。
对于自己的学生,他也要求遵循“读书万卷重在消化吸收以变成自己的思想,下笔万言贵在突破创新以写出自己的感悟”这一规则。目前,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他的研究生已在《会计研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有多人应邀参加了中国会计学会的学术年会并交流论文,他还组织多名学生先后在《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绿色会计》等杂志上开设了“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会计准则导读”和“资源会计研究”等专栏。
一张巴乔,不断超越
除了一双草鞋,忧郁王子巴乔的张贴画也是那么的显眼。“这是我在观看2002年世界杯,知道巴乔没有入选意大利国家队的时候买来的一张张贴画,下面这段话是写给巴乔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这或许是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尽管你在绿茵场上仍然是不知疲倦地奔跑,但是你应当承认现实的严酷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你的某种优势只是在一定环境下所形成的,一旦环境变化后,你的现有优势就会失去或者已经转变成为其他人的优势,但你的原有优势可能已经转化为另外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的选择是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过去的优势,尽快形成新的优势……”
许家林自2001年从湖北农学院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来,面对新的起点,新的环境,他不断总结创新,以追求新的成就。
他是一个细致严谨、勤奋执着的学者。他喜欢整理档案,有文字的和电子的,很有条理的做着每一件事情。在他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装订好的从1991年开始写作专业文章以来的所有手稿和发表论文的原稿,旁边还排着一大摞大学期间的学习笔记和读书心得。
“材料不整理是一堆垃圾,材料一整理就成了一笔财富。”望着这一笔难得的终身财富,许家林笑着说“我这也是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整理自己的过去,给自己建了许多一级账户、二级账户和三级账户,然后遇到什么事情就可以归类到各个账户里去查找相关信息,今年没做完的就转结到下一年完成”。这种档案整理归类的思想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他随身带着一个移动硬盘,不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他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设有不同的文件夹。从教学课件、课间休息的“休闲课件”,再到学生作业、交流与讨论问题的电子邮件和其他相关资料,他的一个“总账账户”下面共存有一万三千多个与教学有关的文件,并且分别有序的编放在一千多个文件夹里,有的教学资料文件夹的账户开设到六级“明细账”。
“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实,把细事做得有头有尾”,这是许家林教学治学的态度,对于这点,学生王昌锐深有感触:“从一级标题到三级标题,从内容到标点,许教授会细心地修改,经他修改过的文章会有层次上的提升……”
许家林一直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诚实为人、严谨为学、规范为文”,着力帮助学生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和规范的学术表达能力。为此,他总是及时向学生通报最新的学术信息,如即将召开的学术会议、新近发布的学术会议征文启事、他自己的近期科研计划等等,并总尽可能多地带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而且每次出发前,从大到主办方情况介绍,小到学术礼仪常识,都会给学生很多帮助。对学生的劳动成果也十分尊重,在他做的课题和写的文章中,从来就是按贡献大小来排名的,学生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之前发表文章,自己作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也是常有的事。他对学生的这种尊重和承认,换来的是学生对他的敬重。
许家林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指路人。他认为,指路只是为学生确定方向,但可以忽略行进过程中的具体途径,学术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边思索边走。引路则有可能会使学生按照导师的引领而亦步亦趋。而自己也并非全能,不一定完全指导得好学生,从而可能会限制其个性发展,不利于学术薪火的承接与燃烧。
每年与硕士生的第一次见面,许家林会先向学生提交自己的研究工作计划,然后要求学生也拿出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科研、工作等各方面的计划。每年年终,再把自己的总结向学生报告,与学生一起交流总结经验。对没有按计划或要求完成科研任务的同学,他的教导方式就是在见面例会上向学生报告自己近段的工作及成果、下一阶段的计划,让学生在对比中自省改进。对此,有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许教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不批评训斥,而是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去影响、感染,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许家林打通了本科生与硕士生,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上,对新入门的学生一般都是先观察半年,然后根据个人特长和他们今后可能的工作取向,分别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并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他对研究生布置有强制式、指派式和招标式三种作业,以使他们“专业理论基础更全面、专业业务功底更厚实、专业学术科研能力更强”。他要求硕士生要组成助教团队参与他的本科教学活动,每人至少给本科生讲评两次作业、进行一次专业学习方法交流。他还将硕士生和博士生集中在一起开设“学术沙龙”,进行跨越式的团队学习。与此同时,他还分年级召开学习指导例会,刚毕业的2003级硕士生就曾组办过9次沙龙,召开过集中交流例会30次之多。
一幅照片,不愧于心
许家林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幅放大的自身照片,他身着西装,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显示出大师的风采。这是他在1999年获得荆州名师奖的时候,广告公司给他制作的宣传照片,他把照片一直摆放在书桌上,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不要愧于这个称号。
许家林有浓厚的教师情结,在他的“收藏品”中还完好地保存着自己从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到研究生导师的毕业赠言。在许家林的回忆里,这些老师有的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但是,他永远都只有一个信念:我的知识都是这些老师给的,现在我要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回馈给我的学生们。
一直以来,许家林信奉“学生至上”的信条。他有着这么一本“学生经”:过去的学生是我当然的追踪服务对象,现在的学生是我现实必须服务的对象,所有想考入本校的学生是我未来潜在的服务对象。因此,不论是自己的学生、本校的学生或是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只要他们找到许家林,他从来没有推脱的时候,总是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
据介绍,今年七月的一天,一位已毕业14年的88级学生王长梅(现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局工作)与许教授联系指导其专业论文的写作。对于这类请求,许家林从来都是乐意帮助,而且总是不出三天时间就会把文章修改好及时返回,凡是电子邮件,回复均在一天之内,他怕时间久了会耽误学生的事情。
“做许教授的学生,很辛苦,但成为许教授的学生,很幸运。虽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年内,我发表了十几篇文章,还协助做了三个课题”。师从许教授的王昌锐感言道。
每年的硕士生招生的时候,许家林都会遇到“幸福的烦恼”,因为每位导师带的学生指标有限,但每次都有二三十人希望能够读他的研究生。“由于信息不对称,我无法进行选拔,只能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一些交流。能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都不错,但我不能约见他们,如果没选择他们可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我只能根据他们的经历和报名的先后顺序来确定。对于没选上的学生我会给以补偿,譬如送一本书,给他们修改论文等等。”无论何时,许家林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
为了更好地传业解惑,许家林在个人网页上公布了自己的邮箱,并在“中南论坛”和“浓情中南”两个论坛上还设立了“诚交会计朋友”的交流通道,给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至今这两处的访问量分别达到了78000多人次和11000多人次,很多网友从那里得到了帮助。但在各大高校BBS注册实名制后,许教授无法更多地与网友双向交流了,他就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和邮箱中学生经常问及的各类问题和答案一起贴到论坛上去,默默地帮助着大家。
近几年,总有慕名而来的各地学生,请教许家林各类问题。
2002年10月,一位来自广西署名韦薇的女孩希望许教授帮助她填报高考志愿;2005年5月高考前,一位署名为“焦急的父亲”向许家林求助,当时在神农架出差的许家林只能跑到网吧与这位父亲交流关于他孩子攻读ACCA的事情;2005年6月,有一名叫尹启华的社会考生因考研落榜而烦恼,许教授给他写信:“不怕失败,就怕灰心。抓住重点,适当兼顾。定准目标,不怕讥讽。坚持努力,一定成功”。在他的激励下,该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次年终于考上了石河子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
这两年,许家林还接受了华中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经济研讨学会的邀请,成为社团的顾问,百忙之中抽空给社团成员作专题演讲,修改论文,修改社团章程。
“有教无类嘛,只要学生有问题,能帮助的一定要帮助。”虽然工作繁忙,但许家林认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交流,为这些不相识的学生排忧解难,这本身就是教师职责的一个重要内容。
许家林身体力行诠释这六种责任,十多年来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年五月份获全校优秀教师称号,七月初被湖北省高校工委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此前,他还曾先后两次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以及 “荆州名师”、“湖北省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会计学)”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