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48年,前身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00年5月26日由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
学校在中原大学初期,就开始招收研究班学员,首批学员24人。从1956年始,招收两至三年学制研究生,197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牵头发起成立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国际刑事司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等多个极具行业特色的学科发展联盟。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20个学院,共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3人,硕士生导师1154人。在校研究生10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500人,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
学校在建国前夕即已开始研究生教育,至今已走过70多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披荆斩棘,曲折前行。研究生教育在战火硝烟中初创和发展(1949-1978)。1949年我校正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同年8月,原中原大学多次召开校行政会议,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待遇等问题进行研究,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1950年9月,我校选调335名研究生进入各研究室学习,其中有校外派来的研究生96人。当时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通知我校,要求我校试行该办法。1955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通知我校,要求我校继续开展研究生教育。1956年,我校招收经高等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研究生11名,学制两至三年。1957年至1959年,由于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全国大幅度缩减财经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暂停研究生招生。1960年,我校恢复研究生招生,招收第二批研究生。
第二阶段:步入正轨,再上台阶。国家改革开放,重视教育,我校按国际惯例招考培养硕士研究生(1978-2000)。1978年国家决定恢复研究生教育,实施学位制度,并批准我校为首批硕士培养单位。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率先恢复研究生教育。从此,我校研究生教育走上了正规划发展的轨道。博士研究生教育方面,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第三批博士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更高台阶。我校李贤沛、杨时展、周骏、李茂年等4位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聘任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从1986年开始,我校分别在工业经济、会计学、金融学和统计学4个专业培养博士研究生。至1990年,学校先后获准有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工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共6个博士点。199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下达学校新增财税学博士点。1996年,获准新增投资经济专业博士点。1998年,学校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学校获得的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197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78年,我校金融、工业经济专业率先恢复招生,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到1982年底,先后有财政、货币银行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会计、统计、政治经济学、基本建设经济、法律、哲学、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等14个专业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授权点的数量及招生人数在部属院校中名列前茅。1993年,学校获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也是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对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1993年12月,新增硕士点企业管理、伦理学。1997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98年,又新增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民商法学硕士点。到1999年,学校硕士点达到26个。1995年,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点管委会批准确定在我校设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这是中南地区高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底,我校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998年进站博士后两人完成科研任务出站。2000年并校之前,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分别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500余人,我校研究生教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辉煌初现,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2000-至今)。2000年两校合并,无疑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我校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学位授权点的覆盖面还是研究生的总规模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发展。2000年,学校增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学校增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我校增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政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增列公共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增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学校增列会计、公共管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后,学校共增列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别是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翻译、旅游管理、农业、审计、工程(2019年调整为电子信息)、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2024年,学校增列6个学位授予点,包括法律、审计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专博点从“0”到“2”的历史性突破,以及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应用伦理、知识产权、国际事务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践行“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凸显“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特色,桃李遍及海内外。学校致力于培养复合型、融通性、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已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各类毕业研究生。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级领导干部、学术精英和商界巨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更新时间: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