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优博论坛 第3期】昝强龙:无因管理“伦理化”与“工具化”的双重演绎

时间:2021-10-21浏览:685

编者按

2020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栏目聚焦我校博士研究生产生的对解决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具有较大理论价值、社会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力量,激励在校研究生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加快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昝强龙:无因管理“伦理化”与“工具化”的双重演绎

作者:昝强龙,曾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2021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张家勇教授。2020-2021学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研究背景】

未受委托而去管理他人事务,在民法上被称之为“无因管理”。我国当下关于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在内在体系上更多继受了德国法下的教义区分类型,缺少对无因管理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反思。这一方面源于对基础理论的忽视,另一方面也在于,无因管理制度的正当性讨论直至当下仍无定论。作为伦理规则衍生的制度,如何妥善处理“互助伦理”与“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法律效果”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自始存在于无因管理的理论构造之中。我国现阶段对于无因管理的制度研究多着眼于无因管理制度本身,缺乏一种体系联动的宏观视角,忽视了无因管理制度与其他类似制度(如见义勇为)的协调与衔接。

【研究意义】  

在制度层面,文章试图弥补了现行法关于无因管理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文章从私法史与比较法的视野梳理了罗马法到近、现代法的理论范式转换,提出了归属理论在无因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以无因管理为落脚点,文章尝试以“为他人管理事务”法律关系中利益、费用、损失与风险分配规则来解决诸如相似法律制度如委托、无偿帮工、所有人-占有人关系等的效果趋同问题,以此丰富对这种“中间层次法律关系”的理解,加强微系统内不同法律制度理解的融贯性。在民法哲学层面,文章为基础制度研究提供了一种反思视角。

【研究价值】  

文章尝试以“伦理化”与“工具化”这一组概念探索私法中利他互助主义存在的限度,“伦理化”反映了创立无因管理制度的伦理初衷,“工具化”则揭示了“事务管理法律关系”在利益、费用、损害与风险设定上的协同效果,二者由此引发的张力关系构筑着具体制度,藉此使人反思伦理规则与法律形式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应用价值层面,鉴于司法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素材,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发展亦呈现出工具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本研究结合具体的司法案例,从中国法的现实角度出发,将互助伦理与团体利益保护的思想妥当地融入具体制度中,防止无因管理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泛滥应用,继而在理论规范与实践指导之间建立良性互动。

【主要内容】

文章共五章的主体结构遵循“正反合分分”的展开方式。文章首先回归至罗马法基础,指出无因管理制度的伦理阐释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阐释逐渐被隐去,以一种工具化的机制阐释无因管理的现象开始出现。在第三章中文章提出以“伦理化”与“工具化”的紧张关系来审视“为他人管理事务”。该紧张关系在无因管理制度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中如何体现,这是第四、五章的主要内容。

  

研途心语

读博的初心来源于自己仍对未知知识的渴望,觉得还有继续阅读的欲望。后来发现,正是这种最终的想法能够伴随着自己读博生涯的始末,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下去。读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同龄人间的竞争、科研压力以及在博士论文题目中的“孤军奋战”都会动摇最终读博的念头。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良好的心态调整,同时还需要倾诉,不管是对亲人,还是室友,切忌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适当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知道并理解当下的科研进展,辅之以明确的目标与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不会获得很差的结果。

博士论文的选题是我硕士论文选题的延续,二者主题相近,但在视角和资料使用上完全不同。硕士期间已基本阅读完同一主题的中文资料,故博士期间如何消化掉外文文献,便成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的首要目标。为此,我硕士期间学习了德语,博一期间又简单学习了拉丁语与意大利语,出国期间我在欧洲不同的学校里搜集了众多的德语等外文语资料,比较法资料的运用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这些基础工作都成为我后期撰写博士论文奠定了基础。外文的运用虽拖慢了论文写作速度,但一手资料的搜集也为文章的展开建立了充分条件。因而,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应尽快寻找资料,提高运用外语资料的能力,并早日投入博士论文的写作。就小论文的发表,在博一、博二上时还可多发表些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在高年级后则尽量要抽取博士论文的部分进行小论文的发表,以让同行了解你对本领域的贡献。博士论文作为研究者时间最为宽裕、精力最为旺盛的成果,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进入本行业从事工作的敲门砖。投稿被拒是常态,不要气馁,收到退稿邮件时首先确认其对论文的提高有无实质性修改意见。学术发表需要一定的沉淀资本,要学会调整心态。

对于求职或深造,要尽量获取出国的机会,即便对他国的研究方法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可提供一个多样性的参考。这些都是日后求职的资本。视野的开阔非一朝一夕的改变,坚持学会认清优质作品并去模仿学习,一定会获得不错的结果。最后需要说的是,当下的环境对年轻人并不友好,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获得一定关注,希望大家都能够多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