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1+3+5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之全员育人

时间:2024-10-18浏览:26

(作者:胡宏兵 王秀景)【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秉承这一中心思想,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努力打造“1+3+5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即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实施路径,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革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内容,全方位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践行多年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金融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本系列推文分五期,分别从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五育并举视角对金融学院“1+3+5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及相关特色做法进行总结介绍,本期为“全员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对于高校而言,也要有效发挥各方主体的育人作用,推进实施全员育人。长期以来,金融学院以“1+3+5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打造为统领,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为依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在发挥学校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学院、导师团队、辅导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研究生培养,落实全员育人制度,形成“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学院管理“顶层设计”,锻造科学培养体系

金融学院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明确自身在金融教育领域的定位与职责,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锻造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践行多年来,学院在创新培养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完善培养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施学科融合计划,创新培养模式。①实施一批学科融合项目,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学院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需要,创新性地在金融硕士专业开设金融科技方向、财富管理方向、碳交易与碳金融方向等,优化“专业学位类别+X方向”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项目开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内容革新,并最终带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②搭建跨学科学术科研平台,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学院推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申办成立“111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研究院”“碳金融与碳交易研究中心”等学科交叉平台,培养熟悉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文澜金融学子论坛”“文澜金融文献研读会”等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论坛,邀请国内外不同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就学科融合进行交流和分享。③强化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共筑融合育人基石。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多位具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跨专业背景,以及工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的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入师资队伍,有些来自剑桥、清华、北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有些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学院还聘请了1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与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合作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

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    金融硕士(财富管理方向)

金融硕士(碳交易与碳金融方向) 金融硕士(证券投资方向)

 “国泰君安班”开班仪式     “天风证券班”开班仪式

2.实施成果培育计划,创新培养方法。①强化教学案例培育。为响应教育方针政策需要,适应研究生培养要求,学院不断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已连续五年举办《研究生教学案例征文大赛》,不仅丰富了研究生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促进了教学案例的积累与更新,研究生案例入选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库数量不断创新高。②举办研究生产品设计大赛。针对金融科技领域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特别开办了研究生产品设计大赛,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产品设计中,锻炼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促进学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③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论文大赛。学院响应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全国保险硕士专业学位(MI)指导性意见,推动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定期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论文大赛,有效提升了研究生案例论文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学案例》征文大赛  《研究生案例论文》征文通知

          金融学子在中国平安励志计划中斩获佳绩 投资系师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3.开展学术优才计划,创新培养过程。①启动实施优本计划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贯通本硕博培养一体化培养流程,推进学院学科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学院自2019年开始推行“一流学科建设优本学术提升计划”。通过“软件技能提升计划”,让学生掌握现代科研工具,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学术论文研读计划”,引导学生追踪本学科最新研究前沿,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计划”,促进学生与学术骨干教师的交流,帮助其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②持续推进优硕计划工程。学院为研究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数据处理与爬虫暑期培训班、科研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专题活动,积极协调专任教师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金融数据分析——Stata/Python培训”活动,至今参加培训学习的学生人数已超4000人次,为学生科研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③打造优博计划工程。学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组织包括未入学在内的博士生进行数据处理和爬虫训练,开展暑期计量经济学学习培训,鼓励和支持博士生出国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定期组织学术研究和报告活动,促进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知识传承和经验交流。

优才计划”特训营       建立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

“Python与金融数据分析”培训讲座“博士研究生如何做好学术研究”主题讲座

优本计划启动

二.导师团队“中流砥柱”,强化教师职责担当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金融学院依托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优秀导师团队(组),创新导师指导模式,全面发挥研究生导师育人的中流砥柱作用。

1.打造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①组织导师培训和交流研讨会,提升导师综合素质。学院定期开办导师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和与导师交流,常态化举办“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提质研讨会”;经常听取导师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及时纾解思政、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阻滞问题。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连年获评“优秀”,学院金融硕士导师组获校级优秀导师组。②重点选树导师典范,打造特色导师团队。导师余明桂获校级卓越研究生导师,导师黄孝武、胡宏兵、肖春海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胡宏兵教授荣获校首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奖”。同时,学院鼓励导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之中,先后派出多位导师到中国建设银行等机构挂职锻炼,有效地提高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三是鼓励跨导师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提高学术产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术产出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鼓励跨导师团队成立课题组,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通过修订《博士研究生代表性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将导师组共同指导的学术成果纳入毕业资格认定范围,激励导师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2024年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胡宏兵教授荣获首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奖”

师德师风专题学习       新晋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

学院选派专任教师赴建行挂职(部分)

2.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①鼓励定期开展导师组会,为师生深度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学院倡导组会制度,众多导师定期举行论文研读和交流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定期交流,导师能够全面了解每位研究生的研究进展、遇到的难题及心理状态。为进一步推动导学深度互动,学院开办“导师荐书,用读书点亮生活”活动,由导师们为学生推荐专业书目。②强化多元团队建设,深化跨导师团队协作与融合。学院鼓励专任教师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为学生创造更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跨学科研究能力。③提供科研项目与平台支持,实现科研赋能。导师们积极申报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和资源,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主动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补助,为学生提供科研与实践机会,为学生的科研实践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博士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研讨会   导师组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开学典礼上研究生导师为新生赠书 为学生开展数据库使用专题讲座

三.辅导员“先锋引领”,提升团队育人实效

辅导员在高校育人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学风建设、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责。金融学院高度重视发挥辅导员育人“先锋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研讨,优化管理与工作机制,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方式,打造一流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增强育人实效。

1.关注辅导员成长,打造一流辅导员队伍。打造标杆型辅导员,引领辅导员成长。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能力的提升,支持辅导员的成长辅导员王秀景获批多项省部级、校级课题,荣获“十佳辅导员”等荣誉辅导员郭东在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参与学科竞赛等方面屡获佳绩,2023年带队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新晋辅导员们也正快速成长。构建专兼职辅导员育人体系,完善辅导员育人合力。学院采取专兼职辅导员协同模式,汇聚学校各职能部门6位精英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共同构筑育人合力同时,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学院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培训等不定期选派研究生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深度学习,全面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旭日晓南”辅导员工作室获批   聘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辅导员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大赛  辅导员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家访

2.优化管理与工作机制,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举办一系列具有金融特色的学生活动。学院结合金融学科特点,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金融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活动,如“金融文化节”“金融知识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金融专业素养。建立辅导员定期学习交流制度。针对金融学科的需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金融知识、经济趋势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融合能力除了定期学习交流会,还利用线上平台(如微信群、学习论坛)进行日常分享与讨论,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知识与经验的快速传播。发挥朋辈互助效能实现育己育人。学院通过表彰和宣传优秀学生骨干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树立榜样标杆,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学院持续推出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奖之声”系列专访,遴选部分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誉的优秀学子,对其事迹进行专访报道,让同学们一起聆听国奖学子故事,汲取榜样力量!

金融学院国奖风采系列专访  文澜金融学子论坛举办  

美丽校园行活动           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3.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方式,增强辅导员育人实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构建个性化成长蓝图。通过一对一谈心、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学术兴趣、职业规划、个人特长及面临的挑战,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整合校内外资源,如导师资源、行业讲座、实习机会等,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成长支持计划,促进其全面发展。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塑造高尚品德。多位研究生辅导员入选学校校史、党史理论宣讲团,面向全校开展宣讲活动,带头讲“党史”,带头“讲党课”,组织学生支部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银行管理教研室联合开展“文澜金融读书会”“师生党建共建”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秉承“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反哺党建”“思政建设一盘棋”的工作理念,以研究生党支部和研究生会融合发展为抓手,开展多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活动。

      高校辅导员面试模拟大赛       文澜金融读书会现场     

   辅导员参加师生党建共建活动  辅导员与学生干部谈心谈话  

四.“社会育人”助力赋能,校社联动形成合力

高校育人与社会育人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高校育人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来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金融学院积极探索多元育人模式,通过合作导师进课堂、校企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建立产学融合实习实践基地、访企拓岗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实习机会与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与就业竞争力。

1.创新引领,探索多元社会育人模式。①邀请合作导师进课堂。学院制定《金融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指导制度实施办法》,加大合作硕士生导师聘任力度,现有聘期内合作硕士生导师77人。持续开展合作导师进课堂,与学生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案例,邀请合作导师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增强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和针对性。②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生培育项目。通过打造“同育课堂”、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与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双方围绕金融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共同确定了多个研究课题。与国泰君安证券合作,共同开设了“国泰君安班”,由国泰君安证券各业务管理条线专家、公私募基金经理、上市公司高管等业界专家进行授课。③建立产学融合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开设“行长讲堂”,邀请业界精英来校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经验;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建立深度联系,获批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

与建行数据中心合作研究课题开题  “国泰君安班”揭牌

同育课堂”走进长江证券       行长讲堂

合作导师进课堂

2.深度合作,强化社会育人工作做深做实。①建设研究生工作站。金融学院携手企业与地方,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通过校企联手、校地合作,共同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确保教育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②定期邀请校友举办就业指导活动。邀请校友会组织开展“师出中南 融汇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系列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研职有道”就业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院始终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依托校友资源和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

第二届财富管理校友论坛    第四届固定收益校友论坛

研究生工作站挂牌         研究生工作站挂牌

   访企拓岗促就业座谈会    汪平书记一行赴广东访企拓岗

与招商银行商谈银校合作    “文澜职汇”招聘会

【作者简介】胡宏兵,教授,博导,金融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工作。王秀景,讲师,金融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